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

ID:3098426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_第1页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_第2页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_第3页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_第4页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建高考对“社会转型”的内容的考查及复习策略  从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看,“社会转型期”一直是高考命题者比较重视的内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福建高考试题分析有关社会转型的复习策略。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

2、变化。  二、从高考真题看“社会转型”考查特点和考点分布  (一)福建高考主观题“社会转型”内容考查概览  明清时期:2009年38题(1)问12分、(3)问9分,2011年38题(1)问8分;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2011年38题(2)问11分、(3)问6分,2012年38题(1)问8分;过渡时期:2011年38题(4)问8分,2012年38题(2)问8分;改革开放以来:2010年38题(4)问5分,2012年38题(4)问6分;世纪史14―18世纪:2009年38题(2)问5分、(4)问11分。  (二)福建文综“社会转型”高考真题示例5  

3、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的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5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4)结合十六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种的布鲁诺“你们宣读判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11分)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比较并

4、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8分)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12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5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

5、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  2012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

6、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  (3)据材料三,概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6分)5  从这几年的历史试题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考查转型期事件的原因、内容、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历史转型期相关史实的归纳、概括;重视对春秋战国时期、世界史的十八世纪中期到

7、十九世纪中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前期这四个阶段转型期相关知识的复习。  三、社会转型的认识  社会转型是复杂变迁过程,它既包括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又包括新体制全面确立。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而且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互动和制衡。促成社会转型的因素很多,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进程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命运兴衰;由于较早地完成向农耕文明转型,中国成为文明古国之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因未能及时完成向工业文明转型,中国一度灾难深重,经百年的摸索与奋力,当今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

8、家;当代世界有影响的主要大国,几乎都是在近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率先完成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国家。  四、搞清“社会转型”历史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