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

ID:45612522

大小:240.7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5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_第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_第2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_第3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_第4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咼考物理实验题考查内容与解题策略傅雪平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321015通讯地址:(321015)浙江省金华市第•屮学Email:zjly「xp@163.com实验能力在物理高考中一直占冇相当重要的地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別同学们独立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实验试题的设计本着“來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注重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和素质.下面谈谈高考物理实验

2、能力考查内容及解题策略.一.对仪器使用的考查屮学物理涉及到的仪器主要侑四类,一是长度测最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二是时间测量仪器:打点计时器、秒表;三是力与质量测量仪器:天平、弹簧秤;四是电学测量仪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电阻箱•这类实验题首先要求考生了解仪器的基木结构,熟悉各部分的名称,懂得工作(测量)原理,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会正确读数,明确注意事项.其次,要求考住根据具体的物理实验情景,结合仪器使用的规则和仪器本身的规格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并能在具体的问题当中能灵活的迁移应

3、用(如电流农与电压表之间的互代).例1在测定电阻丝电阻率实验屮,要使川T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图1图2_解析:螺旋测微器乂叫千分尺,它是一种比游标卡尺更梢密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如图2所示•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者后退0・5mra•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一小格表示0.01nun.掌握了仪器的原理,容易得到木题的读数为:0.260mm.例2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的阻值(900〜1000Q):电源代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电压表Vi,量程为

4、1.5V,内阻n=750Q;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12=2500Q;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Q;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测量屮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时试砒测量电阻心的-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屮的元件要用题图屮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解析:测量电阻的慕木方法是伏安法,即要测电阻他的阻值,只要测出通过&的电流I和加在&两端的电压U即可.电压U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电流I需用电流表测量,题目中未提供电流表,但由于题屮电压表的量程和内阻己知,只要读出电压除以内阻即可得到电流I,这样可以将另

5、一只电压表等效为电流表•伏安法测电阻冇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两种,同时考虑电压表的读数要不小于其量程的可设计如图3的两种电路.3一.对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及根据实验F1的确定实现的的方法和途径.这就耍求考生从简单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理解实验原理转变.如验证动量守恒实验,用位移來代替速度,是由于两球的运动时间相同.另外,对于同一个实验目的,可能存在多种实验原理,进而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方案.如测量电阻有伏安法、半偏法、替代法等•考生要依据不同的实验原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案,选

6、择时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精确性、直观性等原则.例3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kT,其中%和旳)分别是碰撞询两物体的速度,V20_V10VI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1,非弹性碰撞的£V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最导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屮使用半径和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U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笫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

7、缘处的C点,讣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笫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人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笫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上述实验屮,①P点是的平均位置,M点是的平均位置,N点是的平均位置.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道信息题与创新设计相结合的力学创新信息实验题,紧贴奥赛前沿,突出知

8、识回归.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第一问为基木题,容易I叫答:户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对于第二问,要从实验的原理出发.实验中釆用了用物理量的“替代”思想,即用“位移”替代“速度”,能够这样做的理由如下:小球从槽口CE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可设为1,则冇OP=Vot,OM=vt,ON=v2t小球2碰撞前静止,v2o=O%一畑ON-OM0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