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

ID:30984644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题目: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总字数3978;作者:温龙海;工作单位:龙岩市新罗区农业局;通讯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川东路45号;邮编:364000;联系电话:13850634270;E-mai1:845205299®qq.com0对新罗区家庭农场的调查与思考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新方向。本文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分析了新罗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新罗区

2、家庭农场现状问题对策一、新罗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此次调查统计,目前新罗全区共有77个家庭农场,主要存在以下特点:1、从事行业多样。新罗区家庭农场主要有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畜禽养殖业、种养综合型等类型。本次调查的77个家庭农场,从事种植业的55个,水产养殖业的2个,畜禽养殖业的15个,种养结合的5个。2.经营初具规模。全区77个家庭农场共经营耕地面积7485.5亩,户均经营耕地面积97.2亩。其中,经营规模50亩以下10个,50-10

3、0亩44个,100-500亩21个,500-1000亩2个。3.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全区77个家庭农场共有劳动力293个,户均3.8个,其中家庭成员202个,占68.9%,常年雇工91个,占31.1%。4、经营收入差距较大。经营收入普遍较高,但差距也很大。全区77个家庭农场2012年全年经营收入5250.5万元,场均年收入68.2万元。经营收入最高的吴富祥米田农场达到1500万元,而经营收入最低的仅1万多元。5、认定或注册数量少。在全部家庭农场中,已被有关部门认定或注册仅有4个,认定注册率仅5.2%,其中农业部门认定2个,工商部门注册2个。6、财政扶持资

4、金少。2012年全年各级财政扶持家庭农场财政资金总额仅32.02万元。其中,省级3万元,市级5万元,区级24.8万元。二、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新罗区平原少、丘陵多,发展大型机械化农场受到地形限制。现有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已不合时宜,但又不可能推行大农场制,而家庭农场既克服了分散经营的弱点又符合区情实际,有助于稳步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2、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家庭农场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为提高经济效益,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中主动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种养技术,既改变了以往依靠

5、政府拨款投资的模式,又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3、有利于实现农民职业化发展。当前分散经营的土地生产效益低,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土地无人耕作的抛荒问题,而“家庭农场主”是由农民转变的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他们以平等互惠的原则向其他农民或村集体承包租赁土地,既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又实现了农民职业化发展。2.有利于农业企业化经营。“家庭农场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核算成本、加强管理、追逐利润,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5、有利于

6、政府部门监管。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家庭农场是“微型”企业,如发生重大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经营中违法违规、未及时参加工商年检或被工商吊销、注销营业执照的,政府相关部门可取消家庭农场资格。三.存在问题家庭农场是2012年前后才兴起的新型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问题急需破解。1.具体政策未明。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尚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在贷款、保险、签订单合同、注册商标等相关具体政策尚未制定出台。目前,新罗区尚未出台注册和登记标准,导致有

7、的“过严”、有的“过宽”,大部分“规范性”登记少,“同类化"登记多,“个性化”登记少等。2.创建意识不强。农业部门某些干部尽管做了一些调查、宣传工作,但仍然存在下乡宣传少、主动服务意识薄弱、尚未出台扶持政策等问题;乡镇某些干部认为创建家庭农场是农户自己的事,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工商部门某些工作人员对创建家庭农场这一“新鲜”事物,持保守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些农户自觉流转土地创办家庭农场意识不强,对国家鼓励支持创办家庭农场政策理解不够,担心政策不稳而不敢把经营流转的土地进行工商注册登记。3.主体实力不强。多数农场存在粗放型经营、抗风险能力低、融资难等问

8、题。规模偏小、运营资金偏少,缺乏更新设备和改善农田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