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

ID:3098626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_第1页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_第2页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_第3页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_第4页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  摘要:明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特殊的主题。其既有古建筑和考古遗迹的存留,又有历代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材料。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历代经学文化、制度文化的流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明堂文化中所特有的对“天命”、“天人”统治观念的承载,以及以建筑和礼仪制度形式为表现的与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历法、月令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关联的象征意蕴,都使得明堂具有非同一般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明堂;文化价值;形制象征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68-02  明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以

2、来对明堂的制度、建筑和文献研究都络绎不绝。特别是清代以来更是成为吴派和皖派学术争论的焦点之一。卿家康指出:“积累文化,不外乎两条基本途径:一条是依赖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物,如古器物、古建筑;另一条就是依靠文字和图画的记载,也就是文献。”[1]61-62而明堂研究的价值中很突出的一点就在于其既有古建筑和考古遗迹的存留,又有历代保留下来的大量文献材料。具体来说,明堂研究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其文化保存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包括历代学者对明堂的名称寓意、主体功能、建筑规制以及礼仪制度等所体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审美意识。这其中又以明堂文化所特有的对“天命”、“天人”6统治观念的承载,以及以建筑和礼

3、仪形式为表现的与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历法、月令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关联的象征意蕴体现的最为充分。  一、天命观念的统治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是以礼法制度为核心的天子皇帝文化,其以“‘敬天’的观念与家族的观念相互结合,而初民之政治组织是基于对‘天’之宗教热忱。”[2]12并且这种“敬天、畏天”的意识可能从上古以来就形成了,到了殷代成为一种统治力量和“革命”的理论依据。周人崇尚“明德”,利用了殷商以来的这种文化影响,以“天命”和“明德”为标帜,为自己的“革命”找到了正当依据。在《易经》、《尚书》、《诗经》中就常以“天”、“祖”并举,亦正是这种神权与君权思想合说的表现。如

4、:《易经?大有上九》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诗经?皇矣》曰:“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尚书?皋陶谟》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诗经?■民》曰:“天生■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尽是其意思的表述,而这些表述又集中地体现到周代的明堂建筑和明堂制度中。到了两汉,首先是董仲舒“天人三策”对汉武帝复建明堂的影响。董子讲:“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举贤良?对策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汉儒抬出‘天’来限制皇帝的权力”[3]

5、275,同时又以明堂为形式和施礼的载体,把这种限制从理论转化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云:“知天道焉,于此可以知人治焉。”汉代以后承续了这种文化意识,并且将“严父配天”作为最大的“天王圣明”6(韩愈)加以弘扬。一般来说只有开国的太祖、太宗才有资格能够“配天”而受祭于明堂。这一“祖宗配天”制度一直到清代废明堂才告终止。  西方实用主义学家桑塔亚娜在《TheSeuseofBeauty》中讲:“每一种价值是一定形式的审美价值。”[4]105审美价值是在价值先验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对明堂的审美价值来说,也随着其制度的需要而依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H?哈特曼在《有目的的想法》

6、中认为:“创造和消失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它们在价值意识中的相关性。”[4]105殷周时期形成的天命观念,到了社会需要一种“天授其命”形式的时候,明堂的这种通天的政治效用和美学价值就极大的体现出来。而到了两汉在孝文化的极大扩张中,又变之以“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明史?礼志二》)。原来的天命政治需要弱化,替之的是对孝文化的崇尚。从这点来分析,明堂美学价值的形成本身是这种历史过程的结果。N?维坦依认为:“在欣赏通俗风格时,大多数人注意的不是它的价值,而是直接的功效、它的使用价值。”[4]244从艺术社会学的基本观点来看,审美价值的运用并不是第一性的,“他们利用作品,而不是

7、欣赏作品”[4]246。所以明堂的这种功能性转变,也是其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需要的体现。曹德本讲:“中国政治思想史文化体系是以天人合一作为哲学基础的。”[5]11而这一思想在明堂文献中表现的是最为充分的,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统治文化的流变来说是不容忽视的材料。  二、形制上的文化意蕴6  除了在统治文化上所表现出得这种功能性差异,明堂的文化价值还很突出地表现在明堂所特有建筑形式之中。通过建筑的形制、构建的数量,以及以明堂为载体的各种仪式活动的成规,将其中所蕴含的包括:阴阳、五行、天文、地理、历法、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