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ID:3098799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_第1页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_第2页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_第3页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_第4页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如何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人如何获得知识曾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见,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必要前提,是其获得数学直觉的源泉。  关键词:积累;经验;源泉;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193-01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变化:“双基”变“四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2、、基本活动经验。这样就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活动经验,特指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直接感受、经历和体验。数学活动经验既是数学学习的产物,也是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5  儿童的几何更多的属于直观几何,而直观几何是一种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因此,儿童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搭建、选择分类、组合分解等活动来增加、积累自己的经验,丰富自己的想像。那么,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

3、进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呢?为此,我展开了初步实践与思考。  一、经历观察、操作过程,积累体验性经验  有研究表明,就智力和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经验的作用更大。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学习中,是对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初步认识,是数学活动方式方法等规律在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内化有别于知识的获取,它需要学生在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中生成,具有活动性。  比如,“认识平行线”一课,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摆小棒、对折长方形纸、在双线纸上画、在方格纸上画、在白纸上利用直尺画等方法,从视觉、触觉上、听觉上多维度地初步感知

4、画平行线的方法,在活动化的课堂中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学生体验深、记得牢,既深化了对平行线特征的认识,又为借助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积累了活动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学生掌握借助直尺、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就轻松多了。  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二、经历探究、思考过程,积累方法性经验5  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

5、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找规律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将小正方体平放在桌子上,依次增加小正方体的个数,当有个正方体时一共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思考,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果:  生1:n+3,多一个正方体,就多3个面  生2:3n,增加一个正方体,就增加三个面  生3:3n+2,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三个,有n个正方体,就走增加了n*3个面,两头的面没有增加,所以一共有3n+2  ……  这个时候,我没有直接指出生1、生2的结论是

6、错误的,而是引导他们:“孩子们,任何一个规律的得出,都要用大量的数据与事实去验证,只有经过验证你才会发现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通过给n一个数值,即知道有几个正方体,算一算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在与观察数出来的面数比一比,就会发现生1、生2的结论是错误的。当学生产生较大的思维冲击时,出示生3的记录单,再让他边展示边讲解,其他学生就会茅塞顿开,理解了规律3n+2。这样就让学生完整的体验了由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的全过程,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经验,而不是单纯的操作经验。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  三、经历概括、反思过程,积累“数学地思考”的经验  引导

7、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化”5的探究,促进学生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从形象趋向抽象,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并经常在解决问题后的反思中,进一步体验生活经验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好处,积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去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经验。  在教学《组合图形面积》时,先让学生观察图形,独立思考问题:对于这个组合图形,该怎样去计算它的面积?这个组合图形能看作由哪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  对于学生提出的多种方法,我追问:对这么多的方法你可以分类吗?  通过独立思考学生得出三种方法:分割法、添补法和割补法。  对于“分割法”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