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

ID:30988783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_第1页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_第2页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_第3页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_第4页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探析  如何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笔者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分析了众多课例,作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了确定阅读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逐层分解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指导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发教学内容的“法定”依据,只有透彻领会课标精神,才能开发出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  首先,要全面把握课标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对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最终要达成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及阅读能力发展水平为经,以朗读、词句理解品味、概括提炼、阅读感悟、表达方法掌握、标点符号运用等各项语文能力与素养目标为纬,为学

2、生编织出一张语文素养发展的蓝图。  其次,要逐层分解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是上位目标,相对来说比较宏观、概括、抽象,需要通过层层分解使之成为清晰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学习目标。要清楚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之间的联系,注意下一级目标之和能充分体现上一级目标的内容。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层层分解,使之形成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这样做可以克服阅读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阅读教学由无序走向有序。  二、深度解读文本,挖掘核心价值7  一篇选文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最核心的教学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文本的表达方式  确定阅读教学目

3、标,选择阅读教学内容,不能偏重于文本写了什么,因为这些内容即使教师不教,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读上一两遍也能读懂,而文本为了表达清楚这些内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即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则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如果不教的话,很多学生自己是读不懂的。  一般情况下的阅读,总是“得意忘言”,人们阅读时关注的重心是言语内容。那么,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就要“得言不忘意”,重点关注言语表达形式。王尚文先生对这个问题的阐述非常透彻:“我以为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换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

4、重在教材‘怎么说’。”“对于其他学科教材的言语,懂得它们‘说什么’就可以了,如果要去揣摩‘怎么说’,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说什么’。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明白它‘说什么’固然必要,但却是为了理解它‘怎么说’。”阅读教学正是要引领学生读到语言现象背后的东西,读到作者藏在文字里独特的生活感受,发现言语背后的秘密。7  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恐龙》一课,主要介绍了恐龙生活的年代和环境、恐龙的种类和形态、恐龙的亲戚、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繁殖情况等,这些内容学生读两遍后,就能归纳出来。至于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介绍的,学生就不清楚了。课文第二自然段采用了先总写后分写的构段方式,先以一个总起句“恐龙的种类

5、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开头,然后抓住雷龙体型庞大、梁龙身体长、剑龙有刺、三角龙长角的特点,具体介绍了四种恐龙各不相同、千奇百怪的形态。作者为了把恐龙的特点写清楚,采用了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拿人们熟悉的大象跟陌生的雷龙作比较,用“雷鸣一般”的声音、“移动的吊桥”打比方。根据段落的训练是三年级训练重点,结合文本的特点,可以确定“先总写后分写的构段方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事物”、“了解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可以确定为教学目标。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作者用大段篇幅回忆了儿时雨中洗澡的快乐,母亲用一勺水给兄弟四人冲凉的舒服,表现缺水的痛苦,说明水的珍贵。

6、有的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节约用水的教育上。其实,越是写雨中洗澡的痛快,越是写一勺水冲凉的舒服,越能反衬出平时无水洗澡的痛苦,回忆越是甜蜜、欢乐,现实越是苦涩、艰辛,这是以笑写泪,以乐写苦。假如全文都直截了当地描写缺水的艰难与苦涩,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了。根据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结合文本表达方式的特点,“学习反衬的写法”应该是本课的核心教学价值。  (二)挖掘文本中隐含的具有代表性的、显著的语言特征  一些文本的语言形式比较有规律,教师要带领学生把这些规律总结、明示出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迁移运用。沈大安老师提出,应该特别关注两种语言现象,一种是

7、体现了某种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7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现象比比皆是。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赶海》一文运用了不少语气词,如“嘿”“唉”“哩”“咦”“哦”等,还有拟声词“哎哟”。语气词、拟声词本身虽然没有深刻的意思,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常奇妙,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能让语言文字趣味横生。作者就是借助它们把内心的惊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