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

ID:30990605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_第1页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_第2页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_第3页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_第4页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媒介审判中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都有了表达意见的机会,受众开始参与传播的各个过程,也成为网络媒介审判的主体。受众获得话语权一方面有利于民意的传达,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当网民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会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会有"法不责众"的心理,言辞更加肆无忌惮,少数意见也会被多数意见淹没,产生群体极化倾向。群体极化倾向会威胁舆论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避免群体极化倾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媒介审判;群体极化;新媒体;公共领域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

2、14)05-0176-03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公共事件发生后,网络上会出现大量与事件相关的舆论观点,这些观点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多数网民都盲目直接参与传播而很少去质疑真实性,再加上网络传播的爆炸式传播效果,就很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一些司法案件造成网络媒介审判,对司法审判产生影响。  一、网络媒介审判中群体极化倾向的表现  “媒介审判”是来自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我国学者魏永征将“媒介审判”界定为“8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作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

3、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的现象”。①笔者认为,网络媒介审判可以界定为公众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事件的态度、意见等个人看法,在网络这个言论自由集散的公共领域中形成能代表公共舆论的一致意见,影响事件的发展和最终结果。  网络传播中,网民总是试图从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当网民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会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会有“法不责众”的心理,言辞更加肆无忌惮;反之,当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意见相反的时候,可能会迫于群体压力少发表甚至不发表观点。即使发表了观点,也会被多数人的意见所淹没,最终形成多数人观点占优势的舆论场,表现出群

4、体极化的倾向。  二、群体极化倾向的成因  群体极化倾向的成因除了受众媒介素养不足外,还有法律、媒体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法治不健全  法学家季卫东认为,我国的法律体系在2011年就已基本建成,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司法独立还没有实现。审判受到政府权力和司法腐败的干预使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导致人们诉诸舆论。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常规的司法道路走不通时,他们就需要通过舆论获得支持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出现了“权力绑架司法导致舆论沸腾、舆论绑架司法导致司法难以独立”②的情况。在社会正义与司法正义相冲突时,司法不断丧失权威,舆论却可以左右审判结果。

5、但舆论是非理性的力量,非但不能促成和谐,反而可能加剧冲突,增强社会的不确定性。8  目前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在一些特殊案件中没有固定的量刑标准,也会有法理与情理相矛盾的情况,判决结果难以让公众信服。如唐慧案中,唐慧的女儿被迫卖淫,涉案人员企图通过法律漏洞和制造假证据逃避死刑,案件历时六年都没有结案。唐慧对判决结果不满多次进行上访,行政机关却以“扰乱社会秩序”的名义决定对她进行劳教。类似的例子还有刺死城管的小贩夏俊峰被判死刑、虐童教师颜艳红被以寻衅滋事罪拘留22天后又被释放、和药家鑫同样有自首情节的李昌奎二审时被改判死缓等。这些案件都曾在网络上引起极大的关注,网络

6、舆论也影响了案件结果。司法机关遵照法律进行处理,公众则是从道德和情理角度进行判断。在法治不健全,没有固定量刑标准甚至司法审判缺席的情况下,公众通过网络集结而成的强大舆论力量会倒逼司法,造成网络媒介审判。  (二)新媒体碎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时代显著的传播特点就是传播方式的碎片化。媒体为了传播效果,会对事件进行分割式的处理,重点传播会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内容,“标题党”就是典型的做法,这样会误导受众对事件的理解。微博也有每条140字的限制,140字不一定能完全呈现出事件的真相,但网民在获知一个事件后会立刻产生一种意见的倾向性,当多种不同意见出现的时候,难免会有错误的信

7、息和意见产生。网民在传播过程中会倾向于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信息而很少去考虑正确性,因此一些极端化的言论就不断集合起来,这种集体无意识就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8  2013年5月3日,安徽籍女青年袁某在北京京温商城坠楼身亡。经丰台公安分局查明袁某排除被侵害,系自主高坠死亡,依法将查证结果通报死者家属,并提供相关视频资料。期间,网络上出现“女青年离奇死亡”、“被保安先奸后杀”等大量谣言及煽动帮助死者亲友“讨说法”的言论,而且被大量的加V账号转发。8日,其家属及部分同乡相互邀集到京温商城门前反映问题,并引发围观。经公安机关调查,死者的男友彭某在袁某自杀后,因对京温商城善后处

8、置不满,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