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ID:3099151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随之出现,课改新理念和实际有效教学之间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列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四个误区,并加以分析.  一、情境创设为哪般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然而在调研当中发现,由于教师对情境创设理解上的偏差,造成部分教师的课堂出现了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境有“

2、生活味”,而没有“数学味”;二是情境有活动,而没有体验;三是情境的表面化、形式化.  由于这三种情况的出现,我们认为教师不能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又不能完全抛开教材.4对于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

3、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也不能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不能干扰或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创设的情境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目的吗  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与抽象、枯燥、单调、沉闷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结果却常常是任凭老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现如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的,学生积极

4、性很高,有的时候整堂课都处在异常亢奋的状态,甚至让老师招架不住、无法应对.  诚然,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表面上的兴高采烈、其乐融融.调动积极性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只是我们用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二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三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生活味”与“数学味”孰重孰轻  过去的数学课,计算

5、教学总是那样的单调枯燥(复习――示例――模仿――4训练);应用题教学则走进了人为编造、纸上谈兵的死胡同;计量单位和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也常常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一应用就闹笑话,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大多成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空壳.如今的数学课,“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有时甚至超过了“数学味”.  我们不反对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但反对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既然“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我们是否可以把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做如下概括:“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

6、生活问题.”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需要让孩子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我们常说,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能只“烧中段”,应该是“烧全鱼”.这里的“鱼头”,就是产生数学问题的情境和数学抽象;“鱼中段”则是数学的符号变换,包括数量计算和逻辑演绎、经验归纳以及空间联想;“鱼尾”则是数学的应用.所以,“生活化”应与“数学化”结合起来,而且,生活化情境也应是有选择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  四、合作交流=小组学习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小组学习形式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几

7、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学生坐成“U”字形或围成一圈,当老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老师又说“停止”,学生马上恢复原状.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4,小组内每名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老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学生只是成了陪客、旁观者.有的班级的学生人数有六十多甚至七八十,教室里分成了十几组,老师想全面了解每一组的合作情况几乎不可能……  小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