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于文,先布位

制于文,先布位

ID:3099358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制于文,先布位_第1页
制于文,先布位_第2页
制于文,先布位_第3页
制于文,先布位_第4页
制于文,先布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制于文,先布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制于文,先布位  “凡制于文,先布其位,犹夫行阵之首次,阶梯之有依也。”梁启超倡导的作文法一贯主张把布局谋篇放在训练的首位,而把字句末节放在次要地位。可见,如果不把要阐述的道理、证明的观点先构思好,安排好,那就只能是文章未成而先毁。  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形式。任何具有审美价值的东西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虽然作品的内容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对内容也有反作用。好的内容要有好的形式,拙劣的形式必然使内容受到损害。所以,历来写文章的人都讲究“首尾圆合、条贯统序”,总要在布局、谋篇上面推敲,务求有自己的创造。  为了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

2、构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工整美观。在教学常规层递式结构时,更要注重分论点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设置分论点的常见方法,并能够针对具体命题有选择地运用所学方法。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考虑到分论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使所设分论点在层次上井然有序,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严密性及逻辑性。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提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总);分析问题(本论)――5摆事实讲道理论述为什么是这样(分);解决问题(结论)――论述怎么样做到和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总)。  第二种结构:点正反深

3、联总。  “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略写(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正”――正面举例论述;较详(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反”――反面举例论述;较略(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最详(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等)。  “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较略(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略写(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强化训练结构: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1摆事实讲道理小结;分论点2摆事实讲道理小结;分论点3摆事实讲道理小结

4、;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江苏省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议论就是分析――分解与剖析。打个比方,中心论点有如西瓜,一个好瓜在手,你盘来盘去,即使把西瓜摩热了,它到底还是一个只见表皮的西瓜;如果你操起解剖刀将它切成两半,就可以审视、研究其内部构造和内在矛盾了,你对西瓜的认识和评说就会深化。分论点,乃是作者运用思想的解剖刀将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的产物……”  一、认识使用分论点的三个要求  1.扣得住。5  例如,有一个学生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1)读书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2)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良好的阅读方法;(3)读书可以使人掌握足够的本领,服务社会。  2.分得开。

5、  例如,(1)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2)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3)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3.排得顺。  例如,(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障。  二、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  1.“是为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纵式结构):什么是母语(汉语)?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是什么”(并列分解“是什么”)法(

6、内涵阐释法)。  以“漫谈无中文化精神”为题作文(无中的名片):无中精神是闻鸡起舞的拼搏精神;无中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无中精神是与人共赢的协作精神。  3.“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5为题作文: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孔孟的修身之道);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自强不息,和为贵);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4.怎么办法,探寻方法。  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3)人

7、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5.会怎样法,揭示结果法。  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梅花香自苦寒来:苦可以激发进取心;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6.对象内容并列(角色分解)法(兼用“为什么法”和“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7.古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