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

ID:31006173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_第1页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_第2页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_第3页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_第4页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类型特点与应试策略  上海市早在2000年秋季高考中,以唐代王驾《雨晴》与宋代赵师秀《约客》命制考题,从而开创了我国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型的先河。由于比较鉴赏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所以该题型就一直为北京、浙江等省市高考所沿用。开展对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研究,归纳和总结其命题类型和特点,把握其应试策略,对提高中学语文教育质量和高考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命题类型  1.两首诗歌的比较鉴赏。这是最常见的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型。两首诗比

2、较鉴赏的,如2010年天津卷、2011年湖北卷、2012年浙江卷等;一诗一词比较鉴赏的,如2009年湖南卷。这一类型以唐诗(绝句)比较鉴赏命题为主。  2.三首诗歌的比较鉴赏。即将三首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鉴赏。如2007年浙江卷,将[唐]刘禹锡《乌衣巷》诗、[金]吴激《人月圆》词与[元]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曲进行比较鉴赏。这一类型比较鉴赏有加重考生考试负担之嫌,目前仅见此一例。7  3.由题内向题外拓展的比较鉴赏。这种题型是近几年来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创新和发展。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某个诗句的拓展比较鉴赏,即将

3、题内某个诗句与题外相关的某个诗句进行比较鉴赏,如2010年湖北卷、2012年江西卷;另一种是整首诗的拓展比较鉴赏,受比较的整首诗的内容为学生所熟悉而在卷内没有出现,如2012年北京卷。  二.命题特点  一般说来,高考诗歌比较鉴赏的点有五个:①形象,②语言,③表达技巧,④思想内容,⑤观点态度。不管比较鉴赏的是哪个点,都具有以下特点。  1.同中求异。即由相同的某个点来比较分析以求得二者之间所不同的点。如2011年湖北卷设题:“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该题

4、由“两诗均写江南雨景”这个共同点,来比较分析求得二者“景色有异”的不同点。  2.异中求同。即由不同的某个点来比较分析以求得二者之间所相同的点。如2010年天津卷,由司空曙《峡口送友人》和雍陶《送蜀客》这两首诗设题:“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比较异同。即通过阅读,既要分析比较求得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也要分析比较求得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如2012年江西卷设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

5、异同。”  三.应试策略  (一)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把握。7  通读所比较的两首或三首诗,看题目、看作者、看全诗、看注释、看题干,了解背景知识,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第二步:找比较点,析鉴赏点,选切入点。  审读题干,找准所要比较的点,即从“同中”或“异中”比较;分析所要鉴赏的点,即“求同”或“求异”;选准切入点,即明确答题角度,或从标题入手,或从形象入手,或从关键词句入手,或从表现手法入手,或从注释入手等等。  第三步:理清答题思路,规范答题行为。  

6、经过阅读、比较、分析与思考之后,确定答题要点及其顺序;精心形成文字答案,做到紧扣要求,要点齐全,点后例证,表述严密,条理清楚,用语准确、简明和规范。  (二)答题方法  1.两首诗比较鉴赏题的答题方法。从近几年高考试卷看,这类比较鉴赏题有两个特点: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例1](2012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未展芭蕉/[唐]钱?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7、,且教桃李闹春风。  [问题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7  状态的植物,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解析]该题是主观填空题,也是比较鉴赏的异中求同题。根据题干要求,通过阅读知道,钱诗咏“芭蕉”,而元诗咏“海棠”,两个植物呈什么样的状态?看诗歌题目即可知道:一个“未展”,一个“未开”,即“还未展开”填入第一个空;以什么样的一个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阅读诗歌,二诗共同拥有的“芳心”便可填入第二个空。  [问题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解析]该题是主观简析题,也是比较鉴赏的同中求异题。其答题思路和要点:“表

8、现手法+手法具体运用+手法作用”。参考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用“枝间”的“重重”“新绿”来衬托“深藏”的“数点红”,同时构成对比,又将“数点红”比拟成少女的“芳心”,并发出“莫轻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