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

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

ID:31014851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_第1页
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_第2页
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_第3页
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随堂测验教学设计  摘要:通信原理课程基本理论十分抽象,为了使抽象理论形象化,本文介绍使用Flash软件制作随堂测试题目的具体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同学对抽象理论的随堂测试环节更加的感兴趣。  关键词:通信原理随堂测试FLASH  一、Flash随堂测试设计  从技术上讲,选择什么样的制作工具都不会影响课件的优劣,但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工具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比较多,我们根据教学情况选择了动画制作工具MacromediaFlashMX。  MacromediaFlash,简称为Fl

2、ash,现称为AdobeFlash,是美国的Macromedia公司所设计的一种二维动画软件。通常包括MacromediaFlash,用于设计和编辑Flash文档,以及AdobeFlashPlayer,用于播放Flash文档。  而MacromediaFlashMX被超过一百万的专业人士奉为“必备”工具。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都可以从这个易用而又功能强大的开发环境中获益。  随堂测验的Flash为学生提供了巩固知识的机会,在测试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起到了关键作用。下面从图层、元件、ActionScript

3、脚本语言三个方面介绍在线测试Flash的制作过程。4  二、所需元件的制作  (一)选择插入→新建元件,设置元件名称为“标题”,元件行为为影片剪辑。在舞台中利用文本工具写入“随堂测验”四个字,并将时间轴延长至20帧处。锁定图层并新建一个图层,利用椭圆工具在文字旁画一个椭圆型,双击鼠标选择此圆点击属性面板,将其笔触颜色改为无色,填充色为放射状,并在混色器面板中选择colorproxy为蓝色,选择此图层的第20帧,添加一个关键帧,将椭圆水平的从文字左侧移动到文字的右侧,创建一个形状补间。  (二)按照(一)的做法,同样制作出“说明”“重做”“答

4、案”“选择”“返回”这五个动态文字的影片剪辑元件,并且保存。  (三)新建一个名为“箭头”的影片剪辑元件,选择矩形工具在舞台上画出一个边框颜色为无,填充色为粉红的矩形,利用任意变形工具,将矩形改变为梯形。点击多角星型工具,在选项设置中将样式改为多边形,边数设为3,在舞台中画出一个三角形,利用选择工具将三角形与梯形选中,点击修改→组合,箭头就算画好了。然后选择时间轴的第6帧插入关键帧,并将箭头向下拖动一点,在1至6帧中创建补间动画,补间选择为形状。  (四)继续新建一个名为“定时脉冲”的按钮元件、在时间轴的“弹起”帧处,利用文本工具键入“定时

5、脉冲”字样,并设置字体颜色为黑色;在“指针经过”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将字体的颜色改变为红色;在“按下”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将字体的颜色再改变为黄色;最后在“按下”4帧处插入一个关键帧,并利用矩形工具在舞台上画出一个矩形将字体遮盖住,按钮元件就算制作完成。  (五)按照(4)的步骤,逐一制作出“抽样判决器”“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cos(wct)”“答案”“返回”“说明”“重做”,这几个按钮元件。将所有制作好的元件保存。  三、图层的设置  随堂测验的flash演示一共设置22个图层:  1.字:导入标题等文字元件;  2.说明:利用文

6、本工具编写说明内容;  3.返回:导入制作的“返回”按钮元件;  4.选择:导入制作的“选择”影片剪辑元件;  5.帮助:导入制作的“说明”按钮元件;  6.底图:利用椭圆工具在舞台中绘制出一个乘法器;  7.a到e:分别在这五层中利用文本工具绘制出一个矩形框,并设置其属性  将字体设为宋体,字号为12,文本填充颜色为黑色,线条类型设  置为多行,并将变量名改为与图层相对应的名称。  8.线:利用线条工具,按住shift键在舞台中绘制直线,将几个文本框连接起来;  9.箭头:利用多角星型工具画出三角箭头,箭头方向指向文本框;  10.1到5

7、:分别将制作好的“定时脉冲”“抽样判决器”“带通滤波器”“低  通滤波器”“cos(wct)”这五个按钮元件导入到这五个图层中;4  11.箭叉:导入“箭头”影片剪辑元件与“叉”图形元件。用于判断答案的  正确与否;  12.重做:导入“重做”按钮元件;  13.答案:导入“答案”按钮元件;  14.action:单独对ActionScript脚本语言设计的一层;  参考文献:  [1]安永丽.美国大学教育中的教学过程探讨[J].科技信息,2012,10.  [2]樊昌信,詹道庸,徐炳祥,吴成柯等编.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8、[3]安永丽,高雪飞.3G时代独立学院通信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9-10.  [4]安永丽.产学研结合与创新教育[J].科技信息,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