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妙“导”入新课

巧“引”妙“导”入新课

ID:3103128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巧“引”妙“导”入新课_第1页
巧“引”妙“导”入新课_第2页
巧“引”妙“导”入新课_第3页
巧“引”妙“导”入新课_第4页
巧“引”妙“导”入新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引”妙“导”入新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引”妙“导”入新课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引入是否精彩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必会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因此如何高效地引入新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设计巧妙的方法导入新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导入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基础,所以精彩的新课引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高效的课堂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能否在这些时间中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掌控课

2、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就新课引入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引入的原则  1.理念性要新。  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同时更应是知识的发现者。课堂引入时给学生创设的物理情境、现象或问题,以及引入过程的设计,要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手动、用脑想。  2.趣味性要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条件之一。好奇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开场白

3、,很容易在课堂中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转化成学习物理的兴趣。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物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3.针对性要强。  “教学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在选择课堂引入的方法、创设的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又要考虑教学的知识内容。  二、课堂引入的方法  1.疑问引入法。  如第一册《光的折射》一节新课引入如下:上一节

4、我们研究了光的反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光的反射?“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在这里我们说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那么另一部分光又是怎么传播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探究的内容――光的折射。  2.物理现象引入法。  如《浮力》一节可以这样引入:船可以浮在水面,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鱼儿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潜水艇也可以在水中上浮下沉,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探究的内容――浮力。  3.学生已有经验引入法。5  如《力的合

5、成》可以这样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的效果相同,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力的合成》。  4.问题引入法。  如在讲《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节时,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是否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镜子?一般的镜子为什么是平面的?汽车上的观后镜为什么是凸的?手电筒的聚光碗为什么是凹

6、的?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学习它们的成像规律,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对上述问题给予圆满的解释。  5.实验引入法。  如《电现象》一节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用塑料尺或钢笔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几下,再靠近碎纸屑,能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实验后回答:纸屑被吸引。)老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6.寓教于乐法。  例如在讲《力》一节时,先请两位学生站到讲台两端,相距约2米,各穿上旱冰鞋,用绳子的一端系住甲的腰带,乙握住绳子的另一端。问:若乙用力拉甲,将出现什么情况

7、?再问:若交换情况后,甲用力拉又将如何?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到一定程度,再请穿旱冰鞋的二人表演,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然后顺水推舟从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中逐步引入:①什么是力;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的“新课引入”气氛活跃,别有情趣,颇受学生欢迎。  7.故事引入法。5  例如在讲《认识运动》时,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小东西,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然后提问:为什么这名飞行员没有受伤呢?要知道为什

8、么,就得学习今天的内容――《认识运动》。  三、引入新课时应做到三个避免  1.防止方法单调。  由于教材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不能运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导入。如果方法过于单一固定,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乏味心理,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2.防止新课引入时间过长。  若新课引入占用大量时间而冲击正课、影响正课学习,则毫无价值;若引入太长则主要内容时间相对减少,从而主次颠倒,重难点不能突出,影响教学效果。  3.防止缺乏准备演示失误。  无论以何种方法引入新课,课前都要反思,特别是演示实验,若准备不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