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ID:31033579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_第1页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_第2页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_第3页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本文论述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实施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度的理论知识、真实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综合的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从教学理念和模式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

2、力,全面提高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1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使学生在毕业后很难完成与市场的对接。  1.1职业教育理念落后,对培养目标认识不足。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具备会计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但在我国目前的高职会计教育中,很多院校和教师对该理念没有充分的认识,更谈不上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的办学模式简单重复,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延袭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

3、没有完全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4的高职教育理念,从而制约了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  1.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高职办学特色。很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突出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不足,课堂教学与实训的比例不合理。有的院校虽然也开设技能训练课程,但往往流于形式,没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会计理论比不过本科生,又缺乏高职生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  1.3教材偏重理论教学,难以体现能力培养。教材选择的恰当与否,对于能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实际高职会计教学中,有

4、些院校一直延用本专科的教材,或者只是略作删减,过多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训练。缺乏完整、系统的实践项目化教材,是对高职教育目标的背离。  1.4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在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依然采用课上“教师讲理论、学生记笔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会计技能的训练,难以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有些学校虽然也很重视实践教学,但其实践方式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使学生面对真实的会计业务时仍然无从下手。  1.5教师缺乏实践技能,不适应人

5、才培养的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一方面由于多数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本身缺乏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企业一般不愿接待教师的实践锻炼。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难于在实践中指导学生。  2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4  2.1夯实思想基础,明确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和会计专业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引入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不断夯实思想基础,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明确培养目标,走外延拓展和内涵建设并重之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

6、人才。  2.2重构课程体系,突出技能培养。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应密切联系。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过程中突出会计职业的定向性要求,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  2.3搞好教材建设,选择开发优质教材。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生产、管理、操作、服务等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教材

7、的选择必须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其理论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的应用性。教材不仅要提出问题、介绍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应通过项目和任务的确定,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强学生的基本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4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融“教、学、做”为一

8、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4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每一个任务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2.5造就高技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