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

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

ID:31038189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_第1页
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_第2页
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花生中低产田改良的技术措施摘要介绍了花生中低产口改良的技术措施,包括培肥地力、选用良种、轮作倒茬、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科学管理等内容,以期为花生中低产HI的改良提供技术指导。关键词花生;中低产田;改良措施花生是大荔县沙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Z-,全县常年种植而积在1.33万公顷左右。近年来,随着平沙造出面积的不断增加,中低产田面积越来越大,与老产区和比井距明显。因此,抓好中低产口改良是提高花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笔者认为,中低产皿改良应从以下方面抓起。1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土壤肥力低是低产田的主要问题,尤其是新开发的花生田,土壤贫

2、瘠,其有机质含量0.3%〜0.5%、碱解氮42mg/kg,速效磷30mg/kg,结构不良,漏水漏肥严重。只有重施农家肥,覆盖坪土,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才能给花生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近2年來,随着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实施,不少农户建有沼气池,在灌水时,将沼液随水冲施,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的好措施。2选用优良品种近年来,大荔县农技中心在花生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引进的丰花三号、丰花五号、花育17号、花育22号等新品种均表现出开花量大、结果集中、饱果率及出米率高的优点。特别是风华三号属优质高产大花生,经多点试验,表现出株型紧凑、屮早熟、较耐重茬

3、、耐瘠、耐涝、双果率高。平均单产5250〜5550kg/hm2(麦套花生,下同)。花育22号于2007年引入我县,表现优质、高产、稳产,含汕量49.2%,比其他品种高0.7%〜2.3%,汕酸、亚油酸比为1.71,蛋白质含量24.3%,比其他品种高0.4%〜1.0%,利用价值高。3轮作倒茬花生长期连作对产量影响较大,最突岀的问题,一是病虫害严重,根结线虫病、脐!I®、花生新珠蛤等病虫害连年发生,轻则减产20%〜30%,重则造成毁灭性彩响;二是鼠害越来越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三是杂草越来越多;四是养分消耗单一。据调查,连作3年减产18%,连作4年减产23%o合

4、理轮作倒茬能减少病虫鼠害及杂草危害,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力,不断提高单产。可选用以下模式进行轮作倒茬。花生一小麦一胡萝卜或者春花生一油菜一芝麻,2年3种作物轮换种植,可在水肥较好的田块种植,粮经兼备,经济效益较高。春花生—洋芋一小麦一玉米或者花生一地膜西瓜一麦套花生模式,通过官池基点示范户田块调查,比麦套花生常年种植纯收入增加50%以上,套种花生比重茬花生增产11.7%。4适当增加种植密度通过花生密度试验可知,种植穴数不同,产量有一定的差异。以13.5万穴/hm2,每穴2株产量最高,比7.5刀穴/hm2增产952.5kg/hm2,比9.0万穴/hm2增产7

5、33.5kg/hm2,比10.5万穴/hm2增产613.5kg/hm2o大皿生产屮常规种植穴数仅10.5万X/hm2左右,是花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索。低产田土壤肥力差,单株结果相对少,适当增加种植密度,Eh9.0万穴/hm2左右提高到12.8〜13.5万穴/hm2,增加3.8〜4.5万穴/hm2,能使总有效果数增加,从而提高产量。麦套花生,小麦等行种植,套种花生时行窄,播种质量与穴数提高困难大,推广小麦宽幅宽行播种,[□间通风透光好,边际效应明显,产量高;而且套种花生吋行间加宽,便于点播机播种,播种质量及密度容易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5科学管理5」合

6、理灌水,麦糠覆盖根据苗情、埔情适时灌水。灌后在行间撒施麦糠进行覆盖,可起到保墻增肥的目的。5.2重施花针肥花针期花生叶面积迅速增加,同时形成大量花针卜•扎,可追尿素150〜225kg/hm2;或磷酸二钱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o5.3叶面喷肥可喷施600〜800倍的有机腐殖酸钾叶面肥,加混().1%〜().5%的钥酸銭,对水225kg/hm2均匀喷施,每隔10〜15d喷1次,连喷3次。5.4及吋防治病虫害花生的主要虫害有酚虫、红蜘蛛、棉铃虫等,防治约剂为10%毗虫嚇、25%快杀灵1500倍液。病害冇叶斑病,可用50%T基托布津2000倍

7、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7〜10d喷I次,连喷2〜3次。幼荚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沟施神农丹45〜60kg/hm2,兼治根结线虫病。6参考文献[1]崔风高•优质高产出口型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J].农技服务,2006(4):26.[2]李献思,段东军,郭自温.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6(3):22.[3]吕翠芳.春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7(4):8.[4]蔺建章.冀东沙地花生中低产田综合改造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4(4):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