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

ID:31039165

大小:7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_第1页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_第2页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_第3页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_第4页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首钢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定量化研究摘要首钢高炉定量化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技术,量化了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过程的四个阶段,明确了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定量化原则及参数控制标准,实现了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的安全、高效。关键词高炉长期休风定最化ThequantificationstudyofblastfurnacelongplayingblowingoffandblowingontechnologyinBFofShougangCorporationAbstractThequantificationtechnologyof

2、blastfurnacelongplayingblowingoffandblowingonstudiesfourstagesintheprocess・Andtheemphasiswork,thequantificationprincipleandparametersareconfirmed・Sotheprocessofblastfurnacelongplayingblowingoffandblowingonissafeandefficient.KeywordsBFlongplayingblowingoffqu

3、antification前言首钢1号、3号高炉容积2536m3,炉龄分别已满15年、16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开炉之后的最好水平(焦比310Kg/t>煤比155Kg/t、风温1180°C)o高炉技术管理与操作管理精细化是经济技术指标进步的基石,围绕定期计划检修(8-16小时),高炉技术人员在总结历次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量化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过程的阶段,明确各阶段的重点工作、定量化原则及参数控制标准,使高炉的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工作安全、高效,为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的进步奠定了基础。1长期休风及炉况

4、恢复的定量化1.1阶段划分1、炉况准备高炉炉况顺行差,炉内煤气分布不稳定,一方面导致煤气利用率变差、炉缸热度下降,使渣铁物理热偏低,易造成灌渣,影响休风安全及炉况恢复;另一方面炉内连续塌料后,原有料层的有序层状分布被破坏,煤气通道被堵塞,易造成炉况恢复过程屮难于加风、延缓炉况恢复进程。炉况顺行差,风量、炉温未达到规定范围,炉内应及时减轻焦炭负荷0.2~0.4,以实现炉内的顺行,保证休风时的渣铁物理热,利于高炉长期休风的安全及炉况的快速恢复。若炉况顺行差、风量未达到规定范I韦I,炉内减轻焦炭负荷宜通过减轻矿批的

5、方式;若炉况顺行,但炉温偏低,炉内减轻焦炭负荷宜通过增加焦批的方式。2、阶段划分根据高炉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过程各阶段的重点工作,以风量控制为核心,将长期休风及炉况恢复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休风操作阶段、休风阶段、送风操作阶段、炉况恢复阶段。送风操作阶段又可分为送风阶段、加风阶段及出铁阶段,炉况恢复阶段又可分为初步恢复阶段及强化冶炼阶段。1.2休风的定量化1、休风料长期休风前炉内需要加入休风料,一则送风后,轻负荷料减少炉缸热量消耗、捉高高炉下部的热状态;二则有利于增加软熔带焦窗的厚度,利于送风后快速加风;三则有利

6、于减少因送风后降风温、不能及时喷煤引起的高炉热制度波动。炉内自风口带向上依次为死焦堆、软熔带、正常料,利用经验定义软熔带位置系数以模拟炉内软熔带的平均位置,首钢高炉软熔带位置系数在0.50〜0.55,由此可大致确定炉内软熔带的平均位置,明确休风料中轻负荷料的加入位置。体风料屮的焦炭以轻负荷料的方式加入,第一段轻负荷料10批,其在休风时处于炉腰及炉身下部的软熔带位置,以提高炉内金属料的位置、减缓送风后渣铁的生成速度,若正常焦炭负荷在5.0〜5.5,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第一段轻负荷料相对正常焦炭负荷减轻1.35〜

7、1.65;若正常焦炭负荷在5.5~6.0,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第一段轻负荷料相对正常焦炭负荷减轻1.45〜1.80。第一段轻负荷料之后加入第二段轻负荷料至休风,若正常焦炭负荷在5.0〜5.5,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第二段轻负荷料相对正常焦炭负荷减轻0.25-0.50;若正常焦炭负荷在5.5~6.0,根据休风时间的长短,第二段轻负荷料相对正常焦炭负荷减轻0.30-0.55o休风料屮轻负荷料校核炉渣碱度比正常时要低0.03〜0.05,休风料的配料碱度校核中铁水[Si]%rtl正常时的0.5%提高至1.0%,并逐段减

8、小至0.5%,防止高碱度炉渣影响炉况恢复。2、休风热制度及造渣制度高炉休风的核心是出净渣铁、安全休风,休风前炉缸充沛的热量及适宜的炉渣碱度是出净渣铁的前提,休风前炉温合适、渣铁流动性良好、物理热充沛,也有利于炉况恢复。高炉休风前铁水物理热需要在1480°C以上,炉渣碱度适当降低,二元碱度控制在1.15〜1.18。3、休风风量控制休风操作采取“小步勤减”方式,有利于料柱逐步向下压实,减少料柱内的大幅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