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

ID:31054399

大小:7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1-06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_第1页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_第2页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_第3页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_第4页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作者:李国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协同创新中心助理教授;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2期第1-11页。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五年来,随着“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本科教学规范得以重建;随着“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体系建设,以“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部分高校已经初具形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高校独立办学、自主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

2、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未来5~10年,我国高校要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学校发展的各项目标。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是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大众化时代的西方高等教育质量危机,其本质是传统的精英时代的高等教育价值理念、质量观念、制度体系和高校办学行为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变与不变”的矛盾危机;化解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办法,是在充分认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高等教育

3、质量评价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该质量保障体系保障的是每个学生在其兴趣与能力范围内自主选择和充分发展的权利,保障的是每一所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与本国本地区社会需求之间达到良好的契合程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到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有数十项之多,看起来零散繁杂,如果细加分析的话,可以归纳为“一个中心,两项根本任务”,即:以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为中心,以高校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根本任务。其中,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与课程教材建设、诚信学风建设、

4、制定大学章程以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等十几项工作任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包括“管办评分离”、改进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研究制定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职业院校教学标准、启动“2011工程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工作任务。  本文主要是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高校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只是依据质量行为主体和行为实施范围不同而对整体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的简单划分;外部质量保障措施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发挥作用,内部质量保障措施折射的是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二

5、者紧密联结为一体,且都是建立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共同的高等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就当代而言,大众化高等教育理念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一、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阶段性与特殊性  要评价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成效,必须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我国高等教育经过1990年代中后期的高等教育宏观体制改革、1999年到2006年的高校大扩招、2000年到2008年左右的高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连续不断的“大调整、大改革、大发展、大建设”,造就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成就。当然,值得称道的发展成就背

6、后,还存在着高等教育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与教育逻辑纠结不清、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观念冲突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形态和实践逻辑发生改变后的各种结构性失衡等诸多问题。  就我国高校普遍的生存发展状态来说,近十几年,随着综合国力提升和各项社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高校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巨型大学”形成,也使高校自身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办学理念和行为规则逐渐“失效”,传统的办学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亟待变革,高校办学行为必须随着内外部各种利益关系的改变而进行调整。由此从2007年开始,在经历了负债办学压力下

7、的数年“彷徨”以及2011年高校化债的“惊喜”以后,几乎没有得到充分“休整”的高校再次踏上了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由大向强”的发展征程。上述背景是我们在观察、理解、分析和评价我国高校近些年来的成长历程和行为特征时必须要考虑的现实基础。  2000年至今,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互有叠加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建设重心不同:  第一阶段是2000年到2008年左右,当时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心,是在原有办学条件落后以及学校教育规模急剧膨胀的背景下,集中进行基础设施类办学条件达标、教师学历层次达标等物质基础和人力保障系统建设。这也是2003

8、年到2008年开展的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