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ID:31072239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_第1页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_第2页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_第3页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物理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龙赛中学周凯中学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理教学的目标、性质和模式。确立了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基本理念: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生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设计了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

2、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强调学主的自主探究能力,重视学牛的积极参与与交流互动。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观念更新。从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化为多向评价模式,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可见,新课程理念赋予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新特点。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物理基础教育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在第一位。科学素养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利技能,还应该是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学会应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养成尊重事实、勇于怀疑

3、、大胆想象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物理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贯彻下列四个要素。・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岀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岀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

4、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半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1.趣味课外活动。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丝氏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牛•观和价值观。3•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

5、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主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4.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主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5.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

6、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6、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半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二、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的物理知识。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

7、主渠道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下列基础物理知识: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3、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从以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