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ID:31117843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_第1页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_第2页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_第3页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一一教师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一棵芦苇,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王荣生教授在听了两名老师讲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和《金黄的大斗笠》时深切感受到:老师在教自己想教的,学生在学被老师要求学的。所有课堂上的教学,就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王教授不禁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的学生究竟是在学“教师的语文”还是“课程的语文”?我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回想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语文课堂上我到底在教什么?一一当然教我理解的语文课!学生课堂上到底在学什么?一一当然在学我所理解的语文课!一一因为我提出的所有问题,我早已胸

2、有成竹,学生当然只能“按我的要求来回答我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的内容跟我预设的不一样,我会循循善诱地、一步一步地把他引导向我想要的答案。——这几乎是每个老师的答案!可是,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在哪里?学生的个人思考在哪里?……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走进他的实验室,看见他的中国研究生还在实验台前辛勤地工作.物理学家关心地问到:“这么晚,你在做什么?”学生说:“我在工作”“那你白天做什么?”“我也在工作?”“那你整天都在工作吗?”“是的,教授。”学生带着谦恭的表情承认了,并期待着这位著名的学者的赞许。教授稍稍想了片刻,随即问到:

3、“可是,这样一来,我很好奇,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是啊!帕斯卡尔说:“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如果一个人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他怎么可能思考?如果一个学生的思想已经完全被限定,他怎么可能思考!一个人如果不思考,就不会有自己的看法、见解、思想,那他怎么会去想别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做别人所未做?他怎么会有各种奇思妙想去发明、去创造?我想,当年的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肯定不会是在写作业,他一定是在自由的思考,当上帝将苹果抛下来时,正好回答了他苦思冥想的问题一一正是思考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理论。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永远被老师牵着鼻子思考,听

4、话地“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稍微出格一点就要被老师否定,所有的思考都已经有了现成的答案,那么,我们又凭什么要求我们的孩子热爱学习、思维发达、创造力丰富呢?钱学森教授生前曾经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困扰了我们很多很多教育者,我想,王荣生教授的这篇评课感言,似乎也在默默地探讨这个问题,让我悚然警悟,让我深深地反省、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