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他人,提升自我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

ID:3113103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_第1页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_第2页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_第3页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_第4页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_第5页
资源描述:

《服务他人,提升自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服务他人,提升自我  摘要: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回报社会、奉献爱心、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行为方式,他们以“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为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号召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目前青年志愿活动中存在志愿活动宣传不到位、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机制、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需要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完善服务体制,创新服务形式,改善服务效果,只有这样,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提升自我。  关键词:志愿服务;提升自我;志愿者;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2、号:1673-2596(2013)04-0243-02  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志愿服务进入到了一个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志愿者以“服务他人、提升自我”为目标,将自己的热情与爱心洒满社会的每个角落,服务范围涉及医药、环境、法律、经济、教育、扶贫等众多领域,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社会诠释了志愿服务的内涵,用自己的力量感召更多的有志青年不断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国的青年志愿者,不仅在国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而且参与了国际上各类比赛、各类大会的志愿服务,成为

3、代表中国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将中国青年的责任感、爱心和互助精神,展现给了全世界。6  志愿服务,是一种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爱心、知识、时间,为个人、社区、社会等弱势群体提供的援助行为。志愿服务的对象通常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可以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可以是未成年人,可以是年迈的老人,也可以是经济困难的家庭。志愿服务是为他们“雪中送炭”,不是仅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而是志愿者用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染他们,让他们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能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在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志愿者在服务

4、他人、温暖他人的同时,也能增强自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我价值。  志愿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到08年汶川地震现场志愿者坚强的身躯,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再到西部建设中志愿者们无悔的身影,现阶段的志愿服务已经从简单的“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志愿服务不单单局限于小范围的援助弱势群体,更跨越到了为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乃至国际合作服务的新高度。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最佳的载体,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年轻,有活力,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扎实的科学理论

5、基础,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他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既传播了爱心,也缩短了与社会的距离,感受到一份深深的责任感,他们在每一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成长、锻炼,提升自我,有效地将服务他人和教育自我结合起来,以己之力,授益他人,也得益于自我。6  以2012年皖南医学院的毕业生为例。经过层层选拔,学校最终确定3名学生参与了西部计划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其中笔者所在系部的两名学生均参与了西部计划,分别服务于陕西的疾控中心和云南的残联。这两名学生之所以毕业时放弃了较好的工作机

6、遇,选择了西部计划,完全是基于大学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他们在大学期间是年级团总支的中坚力量,是“自强之星”,倡导并成立了爱心基金,数百次向困难同学伸出援手,他们活跃在校园的每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现场,街头、社区、敬老院、小学校甚至他们的家乡都是他们展现的舞台,他们经历着志愿服务的每一场洗礼,在不断地成长中认识了自我,也提升了自我,树立了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毕业之际,他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再次带到了祖国的西部,继续用他们火红的青春去谱写属于青年大学生的那一首时代赞歌。  如火如荼

7、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志愿服务宣传不到位,社会缺乏广泛认知  “青年志愿者”本是一个荣誉的象征,也是一份责任的体现,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出于对这个称号的向往和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加分的渴望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没有用心去真正体会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也无法真正体验到身为一名“志愿者”6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无

8、法积极主动的投身青年志愿活动中去。所以,在大学校园里,志愿服务的宣传应该从大一新生进校抓起,延续在初中、在高中志愿服务活动的好做法、好传统,要在迎新的过程中就让新生作为志愿服务的接受者感受到志愿者的爱心与热情,从而加深他们对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引导他们主动、自愿地投身到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行列中。  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全社会青年广泛参与的公益性活动,其对社会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性尚未引起社会群体的广泛认知。由于志愿者大多数由高校大学生组成,而针对社会公众,志愿精神、志愿文化的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