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历史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精心创设历史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ID:31140599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精心创设历史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1页
精心创设历史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2页
精心创设历史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心创设历史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心创设历史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活动离不开情境,也就是说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课堂情境就像影片里的画面,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投入;枯燥无味的画面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精心设计历史情境,能活跃历史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在思维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普及,现代教学手段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效率,

2、降低难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在教学《长征》一课时,笔者在多媒体上一边显示红军长征路线,一边不断出现亮点并发出“嘟嘟”声,并穿插红军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影片里惊心动魄的画面,这样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复习巩固环节设计了部分选择题,借助电脑开展分组竞赛,让学生做出选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3  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凭借许多情境,

3、利用特定的历史场景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体味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崇高思想,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笔者通过播放影片《林则徐》,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三、创设故事情境,增强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  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具有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的高贵品德。在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故事情节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

4、受人物的精神境界。如:孟母三迁、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优秀历史人物的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让学生在故事中看到人物的光辉形象和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增强。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净化学生心灵  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教学中把课文枯燥无味的文字改编为快板、歌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笑声中、在快乐中体验历史,掌握了课堂知识。如讲《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笔者和学生齐唱《五月的花海》,讲述青年

5、学生勇于同反动力量抗争的五四精神,再现青年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把课堂推向了情感高潮,使学生产生了“五四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图强”的共识,从而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  五、发挥语言的作用,引起情感共鸣3  丰富生动的课堂语言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历史情境,深入挖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的富有情感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笔者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时,进行下列生动形象的讲述:“致运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被鱼雷击中,全

6、舰将士壮烈牺牲。在即将沉没之时,随从递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希望能挽救他的生命,可是他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养的‘太阳’犬,衔住他的衣服,不使他下沉,但他毅然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黄海的波涛之中。”教师的讲述声情并茂,与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深受感染,其爱国主义情感也油然而生。  六、巧用乡土资源,再现历史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适当补充乡土资源,利用乡土史进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如在教学《“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

7、参观富川瑶族自治县博物馆,让学生欣赏里面陈列的瑶族手工织布机及瑶族妇女操作织布机的过程,使学生认识由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必然,其大脑浮现出特定的历史场景、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作用。  创设恰当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庞丹丹)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