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

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

ID:3114196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_第1页
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_第2页
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_第3页
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联为历史添妙笔国粹令教学再生花  摘要我喜欢对联,它简洁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看上去赏心悦目,寥寥数语就展现出如诗如画、妙趣横生的意境,让人叹为观止。许多对联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情寓志,或悼念感怀,是很好的历史教学素材。我将在教学中对联应用的一点感想写下来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对联;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一、用对联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导语设计要准,要精,要巧,也就是应该开门见山,用最精炼的语言直接切入正题,要避免平淡

2、如水或落入俗套,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对联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特点,同时中学生对于对联不甚了解,十分好奇,所以运用对联导入新课会产生十分神奇的效果。4  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中国人过年有贴春联的习俗,写一些美好祈福的话祈求来年能有好运。古时有个人大年三十在自家门口贴了这样一幅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他为什么要贴一幅不吉利的春联呢?这种违反常理的做法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他们个个瞪着大眼要听个究竟。我一看预想的效果实现了,于是接着讲

3、下去:写对联的人既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他这样做是因为他书法好,每年过年他家门上的春联总是被人揭走。为了避免春联再次被偷的命运,出此下策。人家一看这幅对联不吉利,就不去偷他家的对联。第二天早上,大家出门拜年,发现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人们见了无不称妙。这位聪明的书法家就是“书圣”王羲之。这节课的导入利用对联故事巧妙地设置疑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主题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不再像以往那样生硬呆板,学生对于下面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二、用对联讲述历史,可

4、渲染气氛,拓展深化知识  历史应该是鲜活生动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要通过语言展现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历史,需要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料。对联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瑰宝,经过几百几千年历史波涛的冲刷,保留至今的对联立意好,构思巧,用词妙,富于哲理。语言或朴实、或幽默、或犀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运用对联对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补充,可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有的对联以白描手法绘景抒情,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精彩。在学习“二十世纪30年代革命根

5、据地发展壮大”时我补充一幅对联:“红军到反动逃,土豪劣绅藏猫猫,猫说妙妙妙;苏区乐满山歌,人欢马叫笑呵呵,鸡鸣喔喔喔。”区区二十几个字将一幅红军打得反动派仓皇逃窜,老百姓夹道欢迎红军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幽默的语言,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让人回味无穷。4  有的对联语露冷锋,话里藏刀,虽然简短,讽刺却十分有力。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原因”时,我先出示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该对联仅十六个字,字字如刀直刺慈禧,对黑暗统治进行无情的揭露和鞭挞,爱国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学生通过这幅辛辣又深刻的对联认识到

6、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危亡于不顾庆祝六十大寿,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是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激起学生的共鸣,让人切身体会当时人民悲愤的心情,感觉到其中的辛酸和血泪,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很多对联以历史为题材,评人论事,或颂扬或贬斥,颇有见地。如杭州岳飞墓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郭沫若先生评价蒲松龄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讽刺李鸿章的“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样的对联大多贴切精妙,意境深刻,易懂易记。根据教学的需要,如果能恰当地选用对联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将有助于学生从新的

7、高度认识理解历史,为教学锦上添花。  三、用对联写作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学生接触的对联越来越多,我开始指导学生写对联。历史课上写对联是为历史教学服务的,所以要求学生在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基础上写作,要写出自己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真情实感。写作要求较宽,只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词性基本相对即可。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写一幅悼念邓世昌的挽联,学生们写景抒情,个个情真意切。学生作品有“英雄魂归大海死得其所;爱犬献身救主佳话永传。4”“爱犬有义救英雄;碧波无情葬忠骨

8、。”“致远弹尽撞吉野;大海挥泪没英雄。”“爱犬忠心难救主;英雄舍生勇卫国。”“坚贞不屈壮国威;视死如归耀军辉。”等,每个学生写对联的过程都是回顾知识、独立思考、进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历史、感悟人生、发掘人性亮点、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这种活动更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更好地实现学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