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

ID:3114341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_第1页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_第2页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_第3页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_第4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  【摘要】孔子与柏拉图的美育思想是在中国与西方都产生过比较深刻影响的美育思想。本文着重从孔子与柏拉图的美育实现步骤、途径以及美育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育;理式;诗;礼;乐  美育或曰审美教育,是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艺术教育的目的都是将人从粗野而凡庸的生存之域提升至尽善尽美的理想之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了“美育”一词的产生。美育作为一种现实的教育活动和方式,无论中外都是古今有之的事情。无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孔子,他们都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承认美育的功利性。

2、  一、孔子与柏拉图美育实现的步骤  柏拉图和孔子都认识到审美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把这个过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凭这美的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第二步“是要在许多个别美的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并且把“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美的形体。”第三步,“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应该对他起爱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年青人得益的道理”。第四步,“应该学

3、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因此把形体的美看得比较微末”。最后一个步骤是“4应该受问导的指引,进到各门学问知识,看出他们的美。于是放眼一看这已经走过了广大美的领域,他从此就不再像一个卑微的奴隶,把爱情专注干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在这个美的最高境界里,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美的“理式”,它是抽象一切美的事物而来的,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始因。  二、孔子与伯拉图美育实现的目标  柏拉图认为,美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们认识这“美本身”。这个目标现在看来与美育的本质并不相符,它只是柏拉图哲学

4、认识论的一个方面。柏拉图最高的理想人格是“哲学王”。他认为要想培养“理智”、“勇敢”、“节制”相统一的正义的人,即“理想人”――“哲学王”,使他们不受民主思想的感染和影响,必须对理想国里的文艺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不符合他的培养目标的文艺作品要坚决采取排斥态度,毫不留情地把它驱逐出“理想国”,不能让它有任何立足之地。  孔子继承了周代的文化传统,他所倡导的哲学思想是有利于政治秩序的安定,美育的目标是培育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的个人。因此,孔子的美育落实到具体感性的个体生命。对于个人来说,美育的目标是“里仁为美”。“仁”

5、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仁”者“爱人”,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和亲合关系,强调源于氏族情感的社会伦理和群体规范对于个体存在的优先性,把个人消融在与社会群体无矛盾的和谐统一之中。“仁”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社会等级,地位尊卑的不可移易性,承认爱是有等级的。从这两个方面结合来看,“里仁为美”要求个体的审美情感流露出内心的“善”,这种“善”4包含的是社会伦理教化的内容。孔子美育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把社会伦理内化为个人品德的人。当人有了这样的自我意识,就会“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是礼乐的根本,没有仁爱之心,外在的礼是无法

6、约束人的。  虽然柏拉图重理智认知,其目标是造就哲人式的统治者;而孔子重经验感悟,其目的是培育有利于政治的顺民。但是,柏拉图与孔子都是致力于培养完美的人、和谐的人、至善的人。  三、孔子与伯拉图美育实施途径  在孔子的美育过程中,他首先重视“知”的方面的教育。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美育过程应该是一个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教育的过程,但仅限于“知”的方面还是不够的。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安排六艺来全面培养人,集中美育特点的“乐”与德、识、技、体等方面并列交织,见出美育思想的自觉。在谈

7、到君子如何培养自己成为完满发展的人时,孔子提出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礼,游于艺”。“游于艺”中的“艺”,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和各种技艺活动,人不仅只是对“道”、“德”、“仁”有掌握,还需要掌握各种技术、艺术。  柏拉图也是严格地按照知、情、意的这一认知过程对其理想人格进行美育教育的。柏拉图是深知艺术的强大感染力的,经过他的再三审查,他慎重地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方案,要求对之进行体育和音乐教育。他说:“为了身体的健康而实施体育,为了灵魂的美善而实施音乐教育。”4柏拉图将其美育过程看作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

8、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循序渐进并最后达到庄严华美的最高境界过程。其美育教育便是严格地按照这一过程来进行的。这一点同于孔子,都具有其合理的和积极的。  四、结语  通过对中西两位先贤的美育思想的解读,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孔子与柏拉图都赞成循序渐进的实现美育,都旨在培养完美的人、和谐的人、至善的人。美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参考文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