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ID:956129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2

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1页
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2页
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音乐教育方面也有很多建树。他正乐,即整理《诗经》音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音。他的教育思想学说集中反映在《论语》中,这是我们研究他音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两千多年来,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封建时代的音乐教育活动,而且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人。他的教育思想学说集中反

2、映在《理想国》中,继承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平衡-静止和谐观,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斗争-发展和谐观,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美学的基础,成为西方古典美学的奠基人。  就孔子与柏拉图音乐教育思想试做以下方面的比较:  一、音乐教育中和谐理论思想之比较  和是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孔子把和作为衡量音乐的最高准则。他要求音乐中感情的表现必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音乐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乐之和来达到天地人和。  第一,乐和。孔子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两句话是他

3、审美理想的集中反映,只有文与质兼而有之,美与善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极致。可见,乐和不仅为音乐欣赏,也为音乐创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第二,人和。孔子认为乐具有教化君子成仁的作用,因此,他把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音乐教育是以仁为核心、仁乐合而为一的思想。从这个层面讲,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利于国家发展的治国之材,实现全社会意义上的人和境界。  柏拉图和谐论主要体现在灵魂和宇宙的和谐统一思想中。他认为和谐作为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这种艺术和技艺上,音乐的和谐是对

4、和谐理念的模仿,音乐与灵魂有相通之处。  第一,和谐思想与音乐的本质相通。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它把繁杂导向统一,将不协调导向协调。音调的协调应该为:和谐是声音调协,而调协是一种互相融合,两种因素如果仍然相反,就不可能互相融合;相反的因素在还没有互相融合的时候也就不可能有和谐。他又强调由于同样理由,节奏起于快慢,也是本来相反而后来互相融合。在这一切事例中,造成协调融合的是音乐。音乐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这是他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第二,和谐思想与音乐的精神共融。他曾谈到:有些声音柔和而清楚,产生一种纯粹的音调,它们的美就不是相对的,是

5、从它们的本质来的,它们所产生的快感也是它们所特有的。这里的本质就是音乐之间数与比例的关系,这种快感是因数的比例关系在心灵里引发的和谐感。可见,他认为音乐的精神将不生不灭,永恒不变,从音乐本身的特性拓展到心灵,再引入教育之中。  二、音乐教育社会功能主张之比较  孔子对音乐社会功用的认识主要反映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语录是论诗的功用,也可说是论乐的功用。因为音乐有兴、观、群、怨的作用,他就主张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去获取应有的社会效果。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智慧、勇敢、寡欲、而且必须文

6、之以礼乐用音乐进行修养。他重视音乐在政治中的作用,强调为政必须兴礼乐。甚至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集中反映了音乐能起到安邦定国、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  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的社会教育功用,他认为通过音乐教育使公民行为优美,为了培养理想的卫国者,他主张要严格选择诗歌、音乐的内容,务必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调和,勇敢精神得到发扬,防止他们接触丑恶、卑鄙、不礼貌的东西,否则他们就会滋生违反法律的性情和习惯,以致颠覆整个社会。  三、音乐教育育人功能主张之比较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德育紧密结合。对弟子施之以六艺

7、,而六艺以礼、乐为首。为人必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认为人格的完善是在诗、礼、乐的共同教化中完成的。乐能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能修身也。可看出他是把音乐作为修身养心、陶冶情性、培养品格的手段。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心灵的艺术,它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于人的情感,价值在于使心灵达到和谐状态。他认为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由此可见,音乐确实触及人的心灵,净化人的情感,使人某本文由.L.收集整理种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以维持平衡,并进而

8、陶冶性情,升华人格。他同样认识到音乐对人的心灵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受到合适的音乐教育,就可以使其心灵受到陶冶、性情得到调和,反之亦然。  综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与柏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