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

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

ID:31148839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_第1页
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_第2页
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_第3页
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技工学生从众现象  摘要: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同时他们的可塑性也强。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他人和群体的影响。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两面性,教师应合理利用这种两面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行动的方向。  关键词:技工学生从众行为从众心理合理利用  一、学生从众现象  现象一: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2011级计算机班女生比较多,社会上流行什么,都会在这个班展现出来:今年女孩热衷穿短裤。  现象二:车床空闲。在实习普车时,由于学生多车床少,教师就将学

2、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轮流操作车床。可是十几分钟后,车床前空无一人,学生们都三五成群靠在窗边说笑或玩手机。  现象三:寒冬腊月,男生只穿两条单裤,在寒风中战栗。  为什么明知这种打扮不适合自己,却还有一些女生穿短裤?为什么学生放弃车床不操作,却站在一边无所事事?为什么男生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心甘情愿挨冻?笔者进行调查后发现:以“大家都……所以……”的句式回答这些问题的学生占90%,由此可见,这是学生从众心理在作怪。  二、从众的定义和属性4  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引导或压力之下,在认知、态

3、度与行为等方面自愿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随大流”“入乡随俗”“人云亦云”;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从众包含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引起从众行为的根源来自于群体引导或压力。在现象一中,班中大多数女生穿短裤,如果自己不穿,她们有可能疏远自己,迫于压力,也买一条短裤穿上。第二,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做出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既可以是清醒地意识到压力存在而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抉择,也可以是没有意识到压力,不自觉地跟从了他人的行为。在现象三中,有

4、些男生迫于压力只穿两条裤子,这是有意识的从众,但也有些男生身体强健、不怕冷,也穿两条裤子,这就是无意识的从众。第三,尽管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这里不牵涉直接的强迫性因素。自愿性是从众区别于其他社会影响形式的重要特征。  通常情况下,少数服从多数是对的,但缺乏分析、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笔者所在学校属技工学校,生源复杂,学生多来自农村,男生多于女生,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厌学情绪高。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和其他

5、同学比吃比穿,就是不比学习,在给家庭增加负担的同时也荒废了学业。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找到“车床落寞”的原因:实习教师布置完实习任务后,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离开车床到窗边娱乐;还有一部分拈轻怕重的学生,看到实习普车又脏又累,又看到部分同学已离开车床,便也加入到说笑的行列;完成实习操作或还在进行操作的学生,看到大多数学生离开车床,也放弃实习。4  三、从众心理的两面性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消极的,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车床落寞”这个现象就充分体现了其

6、消极的一面。一面是积极的,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的缺点,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误会等。  四、合理利用从众心理管理学生  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叛逆心强,但可塑性也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从众的积极面来管理学生。夸奖带动性较强的后进生是有效的管理办法之一。笔者教过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社交能力很强,有些不学习的同学都听他的。有一次上课,笔者提问,他高高地举手回答出正确答案,笔者及时给予肯定。以后再上课,他总是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学习有了很

7、大进步。在他的带动下,那些平时在他周围转的学生学习也认真了,班里的学习气氛浓了。2011级计算机班在班主任的严格要求和班干们的带动下,学生们见了老师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问好,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都完成得很好。教师只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管理学生。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平时比较懒散,上课铃响后还有学生慢慢腾腾到教室,这不仅违反教学制度,还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为了改掉学生这个坏毛病,笔者先从班干部着手,对迟到的班干部严肃处理。一段时间后,上课迟到现象消失了,利用从众心理积极的一面管理班级收到一定效

8、果。从众心理人皆有之。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发扬“从众”的积极面,避开“从众”4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并以此来决定行动的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科技职业学院高级技工部)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