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3114929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目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近年从事德育工作的切身体会和思考,对农村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德育工作在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是一个薄弱环节,其重要性被忽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因此,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寻找解决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当前农村每一

2、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健康发展较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很多农村,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疼爱和关心,缺少温暖。虽然有爷爷奶奶照看,但监护人年龄偏大,对孩子的过失迁就过多,管教实效差,作为孩子也不能同祖辈多方面有效沟通。因此,家庭教育名存实亡,孩子大多心存失落感、孤独感,容易产生偏激情绪,表现为心理压力大,自卑、脆弱、任性、自私等性格,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4  2.重智轻德,德育工作形式化。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

3、。课程表上是严格按照省颁课程计划执行,可现实是教师仍然私自挪课、占用知识技能课,拼命抓主科的教学成绩。导致德育工作只注重形式,无实质内容,只注重主科教学质量,轻视德育工作效果,甚至疏于管理;一些学科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不进行必要的学科德育渗透,不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忽视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一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考虑学生实际,不注意德育工作的研究和探讨,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3.网络冲击,对德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思维方式。网络的

4、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福音,它在给我们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色情、暴力、金钱、毒品等西方腐朽文化吸引着、侵蚀着、毒害着广大的上网中小学生的意志薄弱者。对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专业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1.创新理念,创设育人环境,加强德育教育。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的,学校教育是为青少年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基础的阶段。学校加强德育工作要“构建一个网络,建好一支队伍,突出一

5、个主题,确立一个主体。”4  构建一个网络,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团委、少先队、政教处、后勤处的教育作用。构建一个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使学校工作在管理中育人,在服务中育人,在环境中育人。建好一支队伍,就是要重点建设班主任队伍,将班主任工作作为对未成年人进行养成教育、自我教育和责任教育的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就是建立学生的自主和责任意识,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确立一个主体,就是始终把学生放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各项实际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认识。  2.以学科教学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学科是以知识为载体的,在学科教学

6、中注意挖掘各学科教材的德育素材,与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紧密结合,就会形成德育以知识为载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过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在力量。中小学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应根据本学科的德育素材,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既传授了学科知识,起到教书的作用,又通过德育教学起到良好的育人作用。  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推进课表的课时、专职教书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

7、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4  3.构建网络时代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发挥其有利作用。面对网络带来的冲击,中小学德育教师必须正确引导,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通过网络应用技术课程来培养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能力,使他们不去沉溺于网络中玩游戏、聊天来消磨时间。二是通过开展宣传各种法律知识的主题活动,结合身边实际事例让学生认识到不良网站带给青少年的危害,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充分利用网络的德育资源加强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网络资源的收集既快捷又方便,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应

8、具有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的能力,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