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ID:31150270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群体合作精神。期望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并指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笔记、复习课等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应用实例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创建了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在国外运用得已相当广泛,这种模式刚传到国内就被国内的一些大公司、企业推广运用,并作为员工的必修课之一。而引入学校作为学习工具也是在近几年,因此如何很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一工具,让生物课堂闪烁思维的火花,让学

2、生真正学习到生物学知识,值得教师认真思考和实践。  一、思维导图制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尽管国内外有很多介绍思维导图的文献,但对很多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到,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技能,必须研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1.教师介绍思维导图的起源  以故事的方式介绍思维导图的创建者英国托尼?博赞将其应用于训练一群“学习障碍者”5,结果这些问题学生脱颖而出,变成了学习的佼佼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兴趣,为学习思维导图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后介绍思维导图在国内外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及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的工具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影响,展示2011年高考苏州

3、文科状元梁嘉莉的思维导图笔记,使学生从内心愿意接受学习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1)一张大的白纸,主题写在白纸中央,注意要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2)从中央向外引出分支。主要的分支一般不超过7个,近中央的分支较粗。  (3)每个分支上一个关键词。关键词通常是动词和名词,不用句子。  (4)使用多种颜色、符号、文字、图画和其他形象表达内容。  (5)尽量发挥想象力,逐步形成个人风格。  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生物教学的策略和案例分析  1.新授课教学策略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要任务,它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提  高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在生

4、物教学中有很多关于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内容需要记忆,生物学概念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揭示本质特征,让学生能够根据生物的分类原则和进化顺序,对有关概念进行归类,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运用思维导图策略增进学生记忆,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课程引入部分运用思维导图,在分组讨论时,可要求各小组利用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由于各小组对问题的想法不同,通过协商合作统一思维导图,可使各自的认知得到完善和扩展。课程结束可用思维导图对内容进行课堂小结。5  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三章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预

5、防艾滋病》,教学过程见下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共在两处采用了思维导图。  (1)头脑风暴,又称智力激励法或自由思考法  头脑风暴鼓励参与者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和激励,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意义在于可以锻炼发散性思维,获得更多的创意,群体参与能够达到更高的创造性协同水平。而思维导图正是练习和记录头脑风暴的良好工具。在本课中,学生通过对艾滋病一词展开头脑风暴,获得了以下一幅思维导图。(见图1)  (2)分组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集体的智慧,将原先各自在头脑风暴中绘制的思维导图加以整合完善,并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用一张大纸来记录思考过程,每一组推举一位代表展示思

6、维导图。(见图2)  2.复习课教学策略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弥补缺憾、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地复习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有时复习内容较多,学生很难快速掌握,所以一张完整的丰富的思维导图就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习,并可随时拿出查看,一目了然!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特点,将不同章节中涉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更加深了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态系统》。(见图3)  三、思维导图在中学生物中应用的实践意义5  1.教学模式的转换  思维导图教学是指学

7、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技能。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个体和群体参与相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沉闷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找到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功的归属感,  符合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可操作  性强。  2.教学观念的转变  (1)教师与学生的新角色  在思维导图教学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和探索者。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索与互动中达到了教学相长。  (2)课程实施的新变化  思维导图教学是基于

8、问题解决的学习,其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强调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