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二登幽州台歌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二登幽州台歌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ID:31151744

大小:9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二登幽州台歌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二登幽州台歌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二登幽州台歌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二登幽州台歌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诵读(二)登幽州台歌基本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默写,读懂诗歌的内容。2.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寂悲伤的情怀。提升目标: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品读鉴赏能力。教学重点:品读关键诗句,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寂悲伤的情怀。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品读鉴赏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补充资料:1.

2、关于“歌”: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2.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

3、天闷闷不乐的。后来有个智者郭隗(kuí)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的。”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yǎn),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3.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陈子昂:(约公元661

4、~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右拾遗”、属唐朝时的小官,是咨询建议官员。左、右拾遗为从八品官职,微不足道。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监察科科长。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而后随武攸(yōu)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

5、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史料记载1: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一心报国,“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于时世而生报国之思。奋然拔剑走出乡原。)二十四岁中进士,升任右拾遗。史料记载2: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史料记载3: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武攸(yōu)宜是个

6、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一、默一默登幽州台歌(作者)二、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并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读懂诗歌的内容。预设:重点解释“古人”“来者”(古人:圣明的君王;来者:求才得明君)三、想一想再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品析。设计目的:完成基本目标2及提升目标,品读关键诗句,

7、体会诗人因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孤寂悲伤的情怀。预设:学生应该能从“独”“怆然”“涕下”感受到诗人的寂寞,孤独、悲伤的情感。追问:(学生能初步感知到诗人的孤独、悲伤,但不明原因,可以让学生猜测原因。)诗人登上幽州台,放眼山河,思绪万千。他心中到底为什么感到孤独、悲伤呢?我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吧。预设: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怆然而涕下”逼真地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这时告诉学生补充资料2、3。小结:壮志未酬的悲愤

8、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它意味着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更加执着和珍惜,而不是放弃和冷漠。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