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

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

ID:3115309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_第1页
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_第2页
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_第3页
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  一、从表达需求来解读文本  叶圣陶有言:“语文课,即在课堂上教师借课本里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只有教师解读文本是从表达需求上思考字词句段篇章的功能,才会引领您的学生同样从表达需求上思考文本的内涵。语文课教学特别强调的就是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从表达需求来品味语言的精妙,来解读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如备课《田忌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设计教学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而是理清事情内在的前因后果。学生在习作中没有条理是常见事。因此我们

2、就要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清以下三个句子的前后联系:“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4朗读句子时注意带点的词,你会发现事情发展的过程就是孙膑的思维推理、计策制定的依据。同样,本文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人物对话情境,还需进一步揣摩人物形象为何描写得如此传神?可以表情朗读,表演朗读,对比句子朗读,加上表示人物的表情、动作的词语说说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表现人物性格特

3、点,富有鲜明个性的表情、语言、动作。这样,可以读出作者写出了一个没有信心到相信孙膑的田忌,一个仔细观察、足智多谋、扬长避短的孙膑,一个轻敌骄傲的齐威王。让读者深切感知人物的不同性格同样在推动事情的发展与变化。阅读本身是一种再创造,为了写作的阅读,它将迫使学生学以致用,读出成效,读出深度,读出水平,读出个性。  二、找读写结合点,品味语言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革命烈士诗《囚歌》,我从表达的需求让学生品味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先从“囚”字入手,直奔中心。查字典,一是当名词用“囚犯”,二是当动词用“囚禁”。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信息,应选第二种。看到“囚”字你

4、想到了什么?(生:人被关了起来,没有了自由。)那么,一个革命者他追求怎样的自由?诗歌就是以“自由”为写作创意点来表达中心思想,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时从写作的角度去捕捉“囚”,会发现革命者被囚禁在监狱中而慷慨悲歌――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爬出!他们渴望自由,所渴望的“自由”是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对革命烈士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如同裴多菲的诗: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学生的情感得到了交融、升华、内化。品味语言是从表达的需求出发,学生能感悟到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深入理解、揣摩文本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  2.深读文字表达效果。“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4是全

5、国特级教师于永正一贯的做法。他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有个这样的片断,师:默读一下第四、五自然段,你一定会很快发现作者是怎样写这两段的。生:作者也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既有梭子鱼和海参的快慢对比,也有乌贼、章鱼和梭子鱼前进和后退的对比。师:贝类是跟谁比的?(生一时说不出)它自己不动,却能走遍五湖四海!它和谁比的――和自己比的!是“不动”和“长途旅行”对比的!这些水中动物活动的方式,你的印象深吗?生:深。师:这就是对比的好处,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把这两段朗读一下,看谁能把“对比”读出来。于老师的读不仅是读文字写清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读出对比,在读中体会对比的作用,作者是这样

6、具体地说明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如果要学生采用对比的说明方法去写一种动物会得心应手。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知道了如何有条理地表达,又是运用哪种方式方法在表达,组织语言,表达思想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3.读中训练有效地写。语文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是学习语文的最高要求。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诗《风》,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每小节的前两句相同。”一个学生说。你看,他能发现诗结构上的特点,多好呀!一点即破,一语道清。“我发现使树木颤动的是微风,使林木点头的是大风,使河水起波纹的是狂风。”又一生说道。这就读出了不同小节用拟人

7、的手法写出了风的变化,风的特点。只有在写的本位上深入体悟,才能为仿写打下扎实的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你看,一生写着:“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红旗飘扬的时候,我知道风来向她敬礼了。”另一生写着:“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窗帘摇摆的时候,我知道风来听课了。”4这就是在读中训练写,是阅读中积累语言的运用,是在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学生得体语言的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所以我们需要尽心思考,把握好运用语言的主阵地。  责任编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