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

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

ID:3115440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_第1页
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_第2页
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_第3页
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生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各种环境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吸引孩子的眼球,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一切成了生成科学教育活动的源泉。如何有效生成科学教育活动?笔者以两个具体案例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案例一]有趣的旋转  晨间活动时,吴鑫雷从口袋中拿出一根竹蜻蜓,几个同伴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动器械,争着去玩竹蜻蜓,一个比一个转得快、飞得高……我敏锐地感觉到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围绕旋转这一现象生成系列的科学活动:我与孩子一起收集会旋转的玩具,如各种陀螺、呼拉圈、竹蜻蜓

2、、飞镖、溜溜球、装电池的小电风扇、风车等。活动一,让孩子自由地玩,想办法让物体旋转起来;交流、演示让物体旋转的多种办法。活动二,让孩子继续探索,这些玩具借助什么力量而旋转,并给各种玩具分类。活动三,寻找日常生活中借助电的力量旋转的物品,初步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案例二]漂亮的太阳镜  夏天到了,大一班张含小朋友戴着一副造型别致的太阳镜来幼儿园,活动室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赵老师看到孩子对太阳镜如此感兴趣,就生成了一节教育活动“漂亮的太阳镜”4:1.介绍太阳镜,让孩子说说自己的太阳镜的造型、镜片颜色;2.说说戴上太阳镜后的感觉,老师带着孩子来到操场上,让孩子探索发现戴太阳镜

3、与不戴太阳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微妙变化;3.与同伴交换眼镜玩,让孩子戴上同伴的眼镜,寻求新的发现。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生成了两个科学教育活动。案例一“有趣的旋转”,先让孩子探索让物体转起来的多种方法,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并不复杂,为了让幼儿对旋转有更深的认识,教师让孩子再探索玩具借助哪种力量而旋转,孩子们经过探索、讨论、交流、分类,懂得物体借助人力、电力、风力而旋转。对旋转有了初浅的认识还不够,然后继续探索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让孩子对旋转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案例二“漂亮的太阳镜”,教师让孩子戴上太阳镜去感知周围事物的微妙变化,结果很快就被孩子发现。赵老师又设计了第三环

4、节,让孩子交换眼镜看看周围的环境,幼儿不需动脑、无需讨论就能轻松找到答案,显然不利于幼儿探究精神的培养。此时孩子对探索过程不再感兴趣,关注的不再是感觉的变化,而是与目标无关的一些活动。  生成活动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教学形式,生成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生成的科学教育活动源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陶行知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兴趣很浓,学习需要非常强烈的条件下,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才能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

5、,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4根据幼儿兴趣点生成的活动内容,适合本年龄段孩子的认知需要,可能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  2.生成的科学教育活动必须具备探究价值  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可以生成许多教育活动,但是幼儿感兴趣的未必全是有价值并值得进一步生成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既然生成的是科学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探究价值。案例二“漂亮的太阳镜”,让幼儿探索太阳镜的功能,孩子戴上眼镜就有了发现:太阳光没那么刺眼,看到的东西有点颜色的变化。如果幼儿不需动脑思考、比较,就很快得

6、出结论,那就不具备探究的价值,更不利于幼儿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些内容虽然是幼儿感兴趣的,但没有生成科学教育活动的必要。案例一“有趣的旋转”,教师抛给幼儿几个问题:“如何让物体旋转?为什么会旋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的物品?”如何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教师与幼儿一起准备了许多玩具,为幼儿创设了自主探究的条件,幼儿在教师启发引导、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符合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特点,这就具备了探究价值。  3.对生成的科学教育活动进行必要的准备  当选择了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后,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和活动空间。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4案例一中幼儿

7、探索的材料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幼儿共同收集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旋转玩具,这些玩具,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再对幼儿乐于探究和能够探究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使他们能够通过探索和观察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案例一中先让幼儿探索出让玩具旋转的方法,再引导幼儿探索、讨论、分类,懂得不同的玩具借助不同的力量而旋转,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诱发了已有的经验,积累了新的有益经验。  及时捕捉孩子兴趣点,科学判断、筛选出有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