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

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

ID:31156848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_第1页
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_第2页
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文性,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  1以史料为“根”,内化学生的历史情结。  “史学便是史料学”,傅斯年先生直白的语言为我们的历史教学打开了一扇门――从史料中还原鲜活的历史。让历史“活”起来,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活”,更本质的是让单一、固化的历史立体化、多元化。李月霞老师教授的《辛亥革命》之所以受到学生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原因就在于她将史料教学运用得恰到好处。李老师正是体会到“我们不说话,让历史说话”的真谛,通过“辛亥?叙事――寻找缺席的声音”即外国人、民众、被革命者的角度来解读这段历史。通过展示相关史料,学生深刻体会到外国人既害怕革命会危

2、及自身利益又对即将诞生的民主政权具有天然认同感而产生的纠结和观望之情;普通民众对革命与共和的冷漠和无知;慈禧太后面对革命无奈选择退出历史舞台的可怜和无助。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群像在学生脑海中浮现,他们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之情油然进发,长此以往其亲近历史、揭示历史的强烈意识会逐渐内化为历史情结,成为他们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动力。  2以多元史观为“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和诱导优良的思维素质,历史教育的意义自然是培养和诱导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这一特性决定了多元史观是培

3、养学生历史思维的一剂“良药”。3  多元史观的核心内容是从不同的维度去阐释历史现象和事件。中学教师目前了解到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不过,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并不愿用多元史观去阐释历史,他们认为这样做对同一个历史现象和事件会出现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解释,给学生造成思维混乱。其实,历史教学要想取得成功,是应该建立在争论之上的,如果畏首畏尾,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譬如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革命史观出发,他是令人唾弃的卖国贼;从现代化史观出发,

4、他某种意义上是中国现代化的奠基人;从文明史观出发,他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大门;从全球化史观出发,他开始使中国主动地融入世界大家庭。评价的结果是什么、观点正确与否其实对学生并不重要,因为若干年以后具体的知识他们大多都会忘记,但沉淀在其脑海中的历史思维却不仅仅影响着他们的历史学习,而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会永远指引其前行。  3以动态生成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虽是与生俱来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常常被压抑甚至被扼杀。因为在传统的知识观指导下只能产生预成式教学,课堂成为教师的地盘,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把客观主义、孤立主义的知识灌输

5、给学生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知识观则是一种可持续的、人文主义的知识观。这就要求我们变传统的预成式教学为动态生成教学。预成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前拟订详尽的授课计划和精密的教学设计,并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形成可操控性的、有序性的教学过程,因此预成式教学像“3一列按照精确的时刻表行驶的火车”,教师成为教学设计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参与者。动态生成教学则像“一个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教学目的产生于教学过程本身。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

6、认识的动态过程。动态生成教学下,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其最大优点在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更有效,更有利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魂”,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奠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历史教育更应加强对培养对象人格、品质、思想境界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大力强调“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对社

7、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同时,在号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中,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实际上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方向。为此,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魂,帮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人类的根本属性,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并终身践行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公民。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