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ID:31158436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_第1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_第2页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在我们平时写作中,最常见、常用和最能为文章添彩的莫过于自然环境描写。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对景物描写,那如何指导学生对景物的描写呢?  一.要仔细观察所写景物,要善于抓住景物特征,通过不同视角来表现景物。  如《竹林深处人家》采取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视角描写茂密的竹林;又如朱自清描写的《春》这课中的“春花图”和“春风图”中,作者仔细观察,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相结合的感觉角度,以及虚实相结合,自上而下,正面

2、侧面、动静相结合,抓住了景物“春花”和“春风”的特征:春花是繁多的,春风是和煦、轻柔、芳香、悦耳的;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小山雪霁图”,通过视角自上而下,由点到面观察,抓住景物――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特征暖和舒适,进行描绘。因此,“观察”不同于“观看”,观察是有意识、有计划进行的。它要求观察者仔细观察景物的特征,并有所分析。如果漫无目,走马观花,任一时兴趣去看,往往观察得不全不深不细,因而收效甚微。观察要确定观察点和观察范围。描写景物要选取一定角度,或仰视,或平视,或府视,或正看,或侧观。从不同角

3、度,看到的景物特征不一样,作者的心情也会不一样。此外,还要讲究一定的顺序。3  二.描写景物要有顺序,做到井然有序。  《树林和草原》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而《巴东三峡》以空间为序,《周庄水韵》是空间、时间顺序相结合。  三.描写景物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生动逼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春》中的春花图运用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来描绘景物,抒发感情。作者写花色鲜艳,不直接说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而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通过几个恰当比喻,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春风

4、图,作者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四.描写景物的同时要融入自已感情,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济南的冬天》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作者有时直接抒发感情。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真算得上个宝地”“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等,这些句子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喜爱、赞美之情。  五.写景时要明确写景作用,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  《坟》有一段景物描写:微风早已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

5、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段景物的描写的作用渲染了坟场凄凉的气氛,更衬托出华老栓夫妇失去宝贝儿子华小栓那种悲凉的心情。又如孙犁的《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月下编?”3那段景物描写。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花香。这段景物描写渲染宁静的气氛;烘托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为下文话

6、别提供背景,起烘托、渲染的作用。又如在《记一次救灾活动》中也有一段景物描写。星期天的清早,我起床后推门一看,太阳还没有露出来,过了一会儿,东方出现了一片红色,后来越来越大,红红的,照得大地全亮了。到了中午云层逐渐变厚,天气逐渐变得闷热,到了下午,突然雷声隆隆,天空不时划出一道道闪电,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大约下了三个多小时,雨停了,天气也凉快了许多,河水暴涨……这段景物描写就不恰当,从题目中看,这段景物的作用只需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直接或间接地为文章主题服务,渲染气氛,为文章情节发展作辅垫就行

7、,而一些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如开头划线那一句不如不要。  每篇文章的景物描写须根据文章中心来写,是否起到服务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的作用来定。不要为了写景而写景,殊不知成了画蛇添足。  自然界景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描写景物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便是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由于观察角度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总之,平时只要让学生多观察,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融入自己情感,运用各种写景方法和技巧,反复修改,终会写出生动形象,优美感人的写景文

8、章。  薛英,教师,现居四川安岳。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