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ID:31158775

大小:11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_第1页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_第2页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_第3页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_第4页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化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物理复习策略  2014年高考已逐渐临近,在仅剩的90多天时间内,如何更好地做好复习迎考工作,已成为高三理科师生关注的焦点.回顾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自主命制的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已逐渐形成了较明显的特点,如“着眼基础、源于教材;联系实际、注重建模;重视实践、关注过程;助推课改、倡导探究”等.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样的特点有利于高校选拔真正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结合上述特点,2014年的高考物理复习,除了明确《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物理学科

2、教学指导意见(2009版)》的要求外,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知识结构  通过前段时间的复习和训练,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第一轮复习的周期较长,常常出现“复习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部分同学的知识结构并不丰富,甚至还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后阶段的高考复习,仍应把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放在首位.  (一)在随时查证中及时查漏补缺  教材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程标准的细化和具体体现.在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理综物理试题中,不乏“着眼

3、基础、源于教材”9又高于教材的试题,如2012年第14题的共点力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第16题的“绳子波”、第21题的测定玻璃折射率,2013年第14题的电磁波和声波、第17题的力传感器测物体所受摩擦力、第21和22题的实验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熟悉教材,落实基础.因此,在高考复习的后阶段,一定要避免“忽视基础、忽视教材、只管做题”的做法,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教材的随时查证中及时查漏补缺,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的考查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和选修3-1、3-2、3-4三个选修模块,对

4、报考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还包括选修3-3和3-5两个自选模块.经过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后,学生对上述高中物理各模块教材已经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此时如果只要求学生看书的话,往往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坚持.况且没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实际效果也不好.  实践证明,查漏补缺的最好办法是在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或比较模糊的地方就及时查证教材.在查证的同时,进一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巩固已经形成的知识网络;同时,对一些解决问题有用的结论、方法进行总结,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重要部分.这种带着问题的查证过程,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可以真正起到

5、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的目的.  (二)在错题整理中完善知识结构  现在,很多学校正进行第二轮复习.除了进行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外,还应引导学生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和拓展.经过前一轮复习,考生已做了大量习题,也做错了不少习题.笔者曾做过调查,学生做错的问题往往会“一错再错”.因此,笔者在辅导高三学生进行后期复习时,一直都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9,把练习、试卷和作业本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为节约时间和精力,建议学生采用剪贴的形式.但是每一个错题都要针对自己的复习分析错因,吸取教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6、 对于复习中“一错再错”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不仔细”或“状态不好”,其错误的根源往往是知识结构不完善,有缺陷.如2012年第25题和2013年第15题这样的电磁感应问题,可结合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检查在物理知识本质理解上的漏洞,系统梳理基础知识,整理形成如下的关于电磁感应和感应电动势的知识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感应电动势这一重要物理量与全电路欧姆定律和直流电路建立联系,与交变电流建立联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适度了解感应电动势的物理本质,与磁场知识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保证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

7、迅速有效地提取相关物理知识.  (三)在生活素材中感受命题情景  纵观5年来浙江自主命题的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出现了很多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命题情境.以2013年的第14题为例,命题情境涉及了生活中手机通讯、太阳光、医院B超、遥控器以及医院CT等,从常见生活事件中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波和电磁波以及电磁波谱特征的认识,明确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9的课程理念.除14题外,类似命题情境如第16题的月全食、第19题的热气球等等.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其实近几年的试题均有类似特点,皆以常见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物理学的技术应

8、用,引导学生从力、电、光等不同角度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科学解释生活现象,在应用物理知识的同时,养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现行教材中,有很多与生产实际和现代科技相联系的知识,如粒子加速器、汽车工业和技术的相关知识、静电除尘、电磁流量计、等离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