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三“妙招”

审题立意三“妙招”

ID:31158957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审题立意三“妙招”_第1页
审题立意三“妙招”_第2页
审题立意三“妙招”_第3页
审题立意三“妙招”_第4页
审题立意三“妙招”_第5页
资源描述:

《审题立意三“妙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审题立意三“妙招”作文题中的材料,从形式上有诗歌、寓言故事、漫画、言论、生活现象等。这些材料有的形象含蓄或内涵丰富,考生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理解最深刻,或理解较为独特的角度立意;有的则直白明了,命题人常常对写作命意以不同方式给出宏观而概括的提示;有的则提供某种生活现象,要求考生以此为箭靶进行深入的解剖或作出评价。谈谈以上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应注意的问题。一、立足文本,力求切合题意2013年江苏卷作文题叙述了几个人洞中探险的经历,山东卷作文题说的是真事,写两个作家面对他人挑错的态度。这些材料均是“裸呈”的

2、,也就是说除了文本,命题者没有给出任何提示语及引导语,且文本中也没有明示或暗示材料主旨的句子。这样的作文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的立意只要言之成理,一般是不会被视作偏离题意的。高考作文评分的标准把“符合题意要求”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切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基本符合题意;④偏离题意。四个梯度的界定主要看考生习作与试题的规定性及开放性的贴近程度。如“切合题意”是指习作能准确理解作文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而“符合题意”是指大体上理解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略有偏差,局部有问题)。〖案例聚焦1〗8以2013年福建卷的作文题为例。该话题

3、作文,材料为顾城的诗歌《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对短诗的立意角度,媒体的解读大同小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自由”与“约束”的角度,谈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二是从树根的角度,谈脚踏实地、扎根地层的重要性;三是从“我”对地球依恋的角度,谈如何坚守属于自己的“根”。统言之似乎有道理,析言之或许会觉得有的解读其实“未必然”。比如,关于“自由与约束”这一角度,某名师的分析如下:天空中的流星比喻什

4、么?是无约束的自由,是“无依无附”,是“我”所拒绝的。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这应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不愿受约束地自由玩乐,整日地泡在网吧,离家出走,不受任何人管束的我行我素,等等。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断了线的风筝”,只有受约束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长久。应承认,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误解”了自由的概念,所以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是“为时而作”,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角度。问题不在这里,在《忧天》里的“自由”与名师所言之“自由”内涵是否同一?顾城诗中的“自由”究竟该如何理解才更准确?8诗无达诂,朦胧诗的解读与诠释往往更是

5、异见频出,且更多的时候谁也不说服不了谁。《忧天》是顾城1972年的作品,当时他只有16岁,他的诗歌创作还未进入成熟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状态。但命题者没给出题目,也没给出作者,可能是为了屏蔽这些信息对考生理解带来的干扰,换句话说,命题者要求考生只从作品中寻找写作的由头。整体理解,这是前提。“自选角度”应在“整体理解”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只抓住某个词语、某个句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敷衍开来,则可能出现立意上“貌合神离”等偏题甚至跑题的现象。“自由”指什么?回答不难,应该是假如地球失去引力后,变成流星的“我”无依

6、无附在天宇飘行的“生存状态”。这是形象表述,是想象。“我”愿是什么?不是流星,只愿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有规律地运转,就像月亮一样。也可说,地球是“我”生命的核心,是“我”须臾不能离弃的精神家园。当然,这是比喻,是把“我”比作这样的星体,诗作要表现的是对“地球”(国家、故乡、传统等)的依赖、不舍及融入血液的挚爱,当然也包括某种杞人式的忧虑。诗的后半部分以“变成一段树根”作比喻,形象表达出与地层难以分离、从地层深处汲取营养的情感,从正面强化对国家、社会、传统等的情感。二、善于将概念具体化,准确定位相互关系有些名言类材料,意

7、旨是明确的;有些故事类材料,命题者会借人物之口或者在引导语中对材料的主旨给出“一般化”的明示。如2013年新课标卷(切割钻石)、湖北卷、四川卷、安徽卷等。而且这些材料中常常出现一些概念(或称关键词语)。只有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做具体的诠释,对概念间的关系予以清晰定位,才能写出言之成理、言之有物的习作。8〖案例聚焦2〗2013年安徽卷作文题: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的话提到了两类人:“有的人”与“我”。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问“为什么”,不同

8、之处在于“问”的具体内容及实质。审题时要弄清几个问题:“已经发生的事情”包括哪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又指的是哪些?两个“为什么”背后有怎样的心理曲线?〖案例聚焦3〗2013年新课标卷作文题:一位商人为了切割一块晶莹剔透的钻石,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