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

ID:31161916

大小:8.5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1-06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第2章第1节 人体的代谢与稳态[目标导读]1.分析教材P12数据并读图2-3,阐明水的平衡及尿液的形成过程。2.结合教材P13图2-4,探究水平衡调节的过程。3.结合教材P14图2-5,以钠、钾离子为例,阐明无机盐平衡调节的过程。[重难点击]1.水平衡调节的过程。2.钠、钾离子平衡调节的过程。一 水的平衡及其调节二 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当堂检测内容索引一 水的平衡及其调节水是生命之源,对人体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水的平衡及其调节过程。1.水的平衡饮食尿液汗液呼气粪便(1)人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是,此外,代谢过程也产生一部分水。由教材P12表2-1

2、信息可知,是体内水的最主要排出途径。人通过调节和,使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适应,从而保持机体的水平衡。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肾脏排尿饮水行为排尿量(2)人体为什么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水?答案人体每天都要排出一定量的水分,为了维持内环境水分的平衡,所以每天都要补充一定量的水分。(3)有人说:“只要不排尿,就不用补充水分”,这种说法对吗?答案不对。一方面,除了排尿,人体还有皮肤蒸发、呼气、消化道等其他排出水的途径;另一方面,排尿的意义还在于排出代谢废物,人体不能不排尿。答案2.完善下图,请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小囊肾小球原尿重吸收尿液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血细胞K+、H+、NH3原

3、尿3.水平衡的调节当体内缺水时,人体通过一系列的调节保证渗透压,请完成下图,然后分析:升高渗透压感受器渴觉降低重吸收抗利尿激素(1)抗利尿激素增多时,重吸收能力,排尿;反之,重吸收能力,排尿。(2)据此推断,当饮水过多或者盐分丢失过多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尿量会。增强减少减弱增多降低减少增加归纳提炼1.水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2.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3.渗透压感受器及水平衡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1.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答案解析活学活用(1)图中

4、A为_______激素,B为______________(结构),C为______中枢。抗利尿肾小管、集合管渴觉解析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不难做出如下的判断:①C能产生渴觉,则C为渴觉中枢;②B能产生尿液,并且能够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为肾小管和集合管;③A来自垂体并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A是抗利尿激素。(2)某人下丘脑受损,导致A激素减少,出现的症状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尿量增加解析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会增加,可能出现尿崩症。(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5、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或①→③→⑤D.②→①→④或②→①→③→⑤答案解析√解析调节过程如图:二 无机盐的平衡及其调节无机盐是人体不能自身制造的营养素,人体在代谢中不断流失的一些无机盐必须从食物中得到补充。1.结合教材,完善无机盐来源和去路的图解尿液、汗液、粪便与水平衡相比较,少了一个来源:所产生的;少了一个去路:排出。物质代谢呼气2.以K+、Na+的调节为例,完成下图,然后分析减少减少增加增加(1)醛固酮:①分泌部位:;②作用部位:;③作用效果: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和K+的。(

6、2)血钠含量降低和血钾含量升高两种刺激中,醛固酮分泌对___________更为敏感。(3)该调节过程属于调节。肾上腺皮质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排泄血钾含量升高负反馈归纳提炼1.水平衡与无机盐平衡的关系(1)二者的原理都是摄入量等于排出量。(2)水、盐都主要来源于饮食,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均为肾脏排尿。(3)排盐一定伴随着排水,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4)水还可以由物质代谢产生,并且可以经肺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而盐不能由肺排出。2.Na+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3.K+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因此,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该注意适当补充一定量的钾盐

7、。2.实践证明,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存活。下列与之相关的原因可能是A.血液中Na+的浓度猛增,K+浓度猛降B.血液中Na+和K+浓度猛降C.血液中Na+和K+浓度猛增D.血液中Na+浓度猛降,K+浓度猛增√活学活用解析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分泌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泄,所以可导致血液中Na+的浓度猛降和K+的浓度猛增。答案解析学习小结饮水肾脏皮肤和肺饮水抗利尿食物皮肤醛固酮当堂检测1.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