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

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

ID:3116253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_第1页
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_第2页
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_第3页
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感悟  优化师生关系,才会乐于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

2、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我们要学的是有用的数学,学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做几道题,而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非常必要。在课堂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让学生学习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有价值的数学,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要注意揭示数学的价值

3、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理解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

4、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就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是实施“兴趣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把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数学变成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这就要求老师善于挖掘数学本身的许多趣味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枯燥的演算,苦恼的思索,复杂的推理中解脱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使教师的

5、教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数学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引发兴趣的手段和方法。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因此,教学中可利用儿童喜闻乐见、色彩鲜艳的教具和图片,形象可爱的玩具和小动物,来吸引学生的兴趣。4这些教具、玩具等,可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逐步理解那些深奥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基数”和“序数”这两个概念既抽象又深奥,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很难用向儿童说清楚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6只形态不同的小动物,

6、然后让学生从左、右两边去数,一共有几只,通过数数,学生就知道这个“6”就是动物的总数。然后再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数,问学生第6只是什么动物?从右往左第6只又是什么动物?为什么都是第6只,却不是同一种动物呢?用这样的直观教学,既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领会到“6只”和“第6只”所表示的意思不同。6只是动物的总数,第6只是指次序排列在第6只的那个动物,从而让学生理解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含义。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多”、“等分除”、“包含除

7、”、“平均分”……等名词,术语较多,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冲破“纯数学课”的模式,讲一些简单的故事或用幽默风趣的笑话来描述,因为数学总是渗透在实际问题中,只有联系实际“讲得活”,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懂,记得牢,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讲“分数的意义”中的“平均分”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同时”时,老师不妨将“分子”、“分母”4比作两个同学,要给他们分东西,一个分多,一个分少,再问“分子分得多”“分母分得少”行不行?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行!”老师说:“噢,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你看看‘

8、分母’不愿意,生气了,该咋办?”“重分!”这幽默风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