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ID:3116576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_第1页
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_第2页
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_第3页
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因材施教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本身所特有的能力与志趣等提出各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别性教学。在高校环艺专业中,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特点,激发环艺学生艺术设计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重视学生作业练习和差异性辅导,鼓励学生多进行集体性讨论,对艺术设计方案予以完善,杜绝夜郎自大和闭门造车的情况,通过因材施教教学,充分调动环艺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整体设计水平得以提高。  【关键词】高校;因材施教;环境艺术;设计教

2、学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本身所特有的能力与志趣等提出各方面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别性教学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扬长补短,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与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涵义主要包括:a.对学生个性特点、学识能力以及学习情况等差异性进行了解与把握;b.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进行组织性教学;c.针对全体学生进行差别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其学有所长。作为环艺教学基本原则之一,因材施教对目前我国高校环艺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特殊意义。  一、高校环艺专业学生特点  1.学习兴趣低

3、4  在我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就业难早已是社会各界人士所达成的共识与客观事实,各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乐观、盲目追求,对名牌高校学生的热宠,导致很多普通高校学生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会有低人一等与先天不足之感,对人生和未来深感困惑、迷茫与恐惧,进而导致这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自卑厌学情绪。  2.自信心不足  高校中,一般多数环艺专业学生并非其所在学校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而且在中学应试教育影响下,使得这些学生处于老师重点培养、关照以及关心的对象之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被嘲讽与冷落,

4、所以,这就导致环艺专业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自身闪光点被埋没,对寻求理想工作与顺利完成学业缺乏自信[2]。  3.文化知识偏  高校环艺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很多学生存在偏科的情况,所以,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会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另辟蹊径,走上了艺术之路。当然,众多环艺生中,存在大量优秀的艺术性青年,这些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然而,还有很多学生以突击三月的方式考入美术专业,这就导致高校环艺学生不是具有非常低的文化知识水平,就是存在非常差的绘画能力与绘画基础。而环艺设计必须对结构、空间、建筑形体以及比例关

5、系有一定认识与理解,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艺术能力[3]。所以,行政管理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都无法被环艺学生所接受。  二、因材施教教学思路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别性教学4  充分照顾每位学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最高境界,确保所有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展。针对高校环艺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通过补救或者扩充式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能够和学生个体差异相适应。  2.注意学生兴趣导向,对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进行激发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智力水平与

6、心理特点不仅存在普遍性,有存在特殊性,若教师不对此进行充分分析,通过单一性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一并传授给学生,统一要求与目标,批量生产,这种教学方式势必会磨灭掉学生个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兴趣导向予以引导,为学生简明概述环艺内涵,以直观生动形象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将环艺学生学习及求知欲望唤醒,保证学生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形成美化环境、装扮生活以及创造世界的意识,使学生学习热情、兴趣以及积极性得以激发。  3.注重学生作业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差异性辅导  起初让学生设计一张具有结构合理而且形象生

7、动的艺术图通常都比较困难,所谓万事开头难,由于学生知识准备、操作机会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为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与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以此对其进行差异性督促指导,尽可能让学生完成高难度作业与学习任务。  4.对实践教学予以强化,避免夜郎自大4  高校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分组讨论设计教学,也就是根据各组同学所处空间的一致性,对其进行有差别性的集体讨论、商谈以及酝酿设计,并在集体讨论过程中突出设计风格、主题和表现形式,各组绘制出最佳设计方案,

8、再由对各组学生设计方案进行交换,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与设计悟性进行不断启迪,使其思辨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带领学生在课堂和艺术生活中穿梭,保证学生在学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其主动探究与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林.普通高校书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兼谈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6):120-121  [2]孙凤森.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