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

ID:3116677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_第1页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_第2页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_第3页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中的“通感”运用  【摘要】随着学习和实践《纲要》的不断深入,以往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被冷落的或者被忽视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越来越被幼儿教师所重视,幼儿教师越来越充分认识到美术欣赏活动在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丰富幼儿审美经验,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内容所不能代替的。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年龄小,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美术作品欣赏往往停留在描述阶段,即画中有什么,画得像不像,美不美的初步审美层次上,很难深刻体悟到美术作品的意境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现代审美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由联想和想象产生的“通感”现象在艺术鉴赏中具有

2、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欣赏、感知、理解作品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欣赏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与其它艺术活动的融合,让幼儿产生“共通型体验”“共通型体验”,是指美术与其它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活动体验。美术是视觉艺术,音乐是听觉艺术,舞蹈足形体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又有着共性和联系,即通感。艺术通感是艺术思维上的一种幻觉,这种思维上的幻觉无论在艺术欣赏还是在艺术创作上都可以帮助人们去深刻地表达或接受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它犹如一条美的彩带把感觉和想象联结在一起。如观唐代诗人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读其诗是“诗中有画”4,视觉、

3、听觉、幻觉融为一体,其意境令人陶醉,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美感。  一、将美术欣赏活动与音乐活动融合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  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问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美术也一样,通过点、线、面、色彩等变化,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实多彩的画面,所以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在美术欣赏中播放与画面匹配的音乐,视听通感和联觉,可以营造音画编织成的良好的美术欣赏环境。视听联觉,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入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在感受、品味、思索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将美术欣赏活动与舞蹈

4、活动融合  舞蹈与美术也有联系,舞蹈是按音乐节奏来的,是以人的形体、姿态、表情造型特别是动作过程为手段,表观人们主观情感的艺术。舞蹈动作是动态和静态造型相结合的造型美,是一种诉诸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艺术。美术作品是以点、线、面构成的静态的造型美,所以美术与舞蹈也有相通之处。在欣赏《春如线》中,当画画与音乐相融合,视听联觉产生通感后,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启发幼儿运用舞蹈这个肢体语言来表现画面所要表达的意境。在乐曲《春光美》淅淅沥沥的春雨声、__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叫声及轻松悠扬的笛子声中,幼儿情绪高涨,自由创编表演多种动作,有的表演蝴蝶、蜜蜂、小燕子,有

5、的摇起手臂当迎风摇动的柳条,有的表演小鱼、蝌蚪游,有的表演小芽慢慢长高,有的表演花儿开。在幼儿尽情舞蹈中,进一步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意境美。表演后孩子体验更深刻,当教师问:“听着音乐边表演边欣赏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4孩子们说:“我好像来到草地上,花儿都开了”,“我好像看到柳树在跳舞”,“我感觉下雨了,但是雨是彩色的”,“我觉得自己变成了蝴蝶、蜜蜂、小鸟飞到画里去了”。以上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充分发挥“通感”的作用,让幼儿进一步融入到作品充满春天气息的美好意境中。  三、将美术欣赏活动与文学活动融合  文学作品是以艺术形象和形式为依据,引发其感情、联想和

6、想象的艺术思维活动,达到情绪感觉上和心灵上的美感。我们常常在读文学作品时,大脑中会出现与文学作品内容相应的视觉画面,这也就是“通感”现象。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曾有过“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的论述。有效利用诗画之间的“通感”,能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和感悟艺术作品,沟通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欣赏《春如线》中,教师采用以上美术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融合后,又选用了与作品内容相吻合,体现作品意境的散文诗《春天在那里》。诗歌是典型的语言艺术,诗有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既能为人的眼睛、耳朵直观的形象美,又能表达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绪。所以当孩子们欣赏着画面,聆

7、听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诗歌后,幼儿情不自禁鼓起掌来,由衷赞叹吴爷爷画得画太美了。望着孩子们陶醉的神情,就知道他们完全进入了画的世界中,并充分理解了画得内容和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当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给画取题目时,他们取的题目都较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意境及主题思想,如“春天的线条”、“春天的色彩”、“春天真美丽”、“春天的印象”、“春天的草地”等等。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通过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的共通感受以及交汇和融合,达到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运用“通感”4使幼儿对美术作品的体验更加深刻,大大增强了欣赏的效果,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通感”体验的

8、运用也充分体现了新《纲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