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ID:31167720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_第1页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_第2页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_第3页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_第4页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摘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体,把社团活动与学生语文学习相结合,是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式。文章从夯实学生语文功底、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个性品格等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语文素养;中职;社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语文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鉴赏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陶冶、艺术美感的熏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诚如刘国正先生所认为的那样:“语文教学联系生活,是‘活’的根本所在。”实践证明,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把社团

2、活动作为连接课堂内外的桥梁,是提升中职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式。  一、夯实学生语文功底6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中职生大多因学习成绩较差而被普通高中淘汰,文化基础较差,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运用能力较差,对于名著的阅读量更是少得惊人。我校部分专业的阅读调查显示,学校有近8%的中职生很少或根本没接触过中外文学名著。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奠基固本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是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为宗旨,以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活动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拓展

3、到生活本身,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品质。教师与学生在鲜活、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听、说、读、写中亲近语文、感受语文、享受语文,从而进一步使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小记者团、文学社、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能够把学生从语文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扩大语文信息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我校“小记者团”采访活动为例,撰写活动实施方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采访活动的开展则为学生创造了锻炼听、说能力的好机会,小报的编辑过程是学生

4、发挥主动性,进一步学习的过程。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的点评和总结则使学生在反思总结中进一步提高。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字词句掌握情况、修辞能力运用情况、文体知识掌握及书写规范都得到了检验,学生也逐渐学会了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自我,完善自我。各社团举办的各种朗诵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则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思、做集于一体,既能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还关注到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培养了学生利用各种资源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职生语文基础差的原因,大多与其长期以来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不良

5、的学习习惯以及持续学习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社团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就中职生语文学习实践而言,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社团活动的开展密不可分。6  活动前,要求学生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并写好活动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学习习惯散漫的中职生来说,除了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自身的语文水平制定学习计划之外,还需要平衡社团活动与课堂之间的时间分配。教师要在活动前的预备期中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让他们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地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从而更好地把课内习得的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训练延伸到课外

6、。  活动中,要求学生注重记录、注重参与、注重体验,指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学习语文的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主动地积累生活中的语文素材,逐渐学会主动加工素材、筛选素材,合理运用素材。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空间、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促进了学生文学鉴赏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提升,可谓一举多得。  活动后,要求学生重视总结、重视反思、重视应用。引导学生就本次活动的开展质量、活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时间投入等方面进行深入反思,找出本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误并加以分析,尤其

7、要注意分析学生在面对活动开展中出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候的做法,并加以总结,及时反馈给指导老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测定活动开展的成效,并扬长补短,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各个步骤的持续开展,学生会逐渐形成高度自觉的持久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6  三、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美是文学的内在属性,语文教学必须通过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蕴、美的情

8、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审美陶冶,而这种审美情趣的培养,在课堂外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