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点亮心空

“朗读”点亮心空

ID:3116989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朗读”点亮心空_第1页
“朗读”点亮心空_第2页
“朗读”点亮心空_第3页
“朗读”点亮心空_第4页
资源描述:

《“朗读”点亮心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朗读”点亮心空  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粗浅地来谈谈这些问题。  一、朗读形式“喧宾夺主”  语文课上,学生还未开读,教师就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而且一读到底,过后,示意孩子学着老师朗读的样子读一读、练一练。可大部分的学生连生字关都未过,哪谈得上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又怎能遂了教师范读时的美好心愿,实现教师的期许呢?此种范读得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二、朗读方式“放任自流”  低年级的一节公开课上,教师教态可掬,微笑着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说

2、“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话音刚落,学生立即自顾自低头读起课文来。一观察,千篇一律,所有的孩子都在轻声读课文。的确,“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是一种张扬个性的读书好方法,可学生还未掌握几种读书方式时,就一味的放任自流,漫无目的地跟着感觉走,教师的美好初衷终成为一句空谈,其教学效果也值得怀疑。  三、朗读时间“昙花一现”4  曾有教师对某地区的64节语文阅读课用于朗读的时间进行统计,发现每节课用来让学生接触文本进行朗读练习的时间平均只有6分39秒。试想:仅以如此少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最基本

3、、最有效的手段,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殊不知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这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往往蕴涵着极其深刻的道理,储备了巨大的向上发展的潜能!  四、目标落实“好高鹜远”  我们知道,朗读的目标总体有“正确、流利、有感情。”此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螺旋上升、缺一不可的。可是在现今的语文课堂里,轻“正确、流利”的读,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许多教师总花较少的时间来落实“正确、流利的朗读”这一目标,往往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上,孰不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训练时决不可

4、“缺斤少两”“随意挪用”。  五、指导过程“高耗低效”  在指导有感情读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对朗读的效果不满意时,会出现连续叫好几位同学站起来重复朗读的场面“你读”,“你读”,“你来读读看”……一直叫到满意的才停。这样的朗读既费时又低效。还有一些教师,虽注意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却忽视了将之扩大到全体;或是有进行指导,但训练未到位匆匆过场的,形式痕迹重,真正的效果欠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读好“朗读”这本书,如何让学生因扎实的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朗读绝不是一味地傻

5、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提倡把朗读的过程变成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把朗读与其他基础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实践:  1.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4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现”。因此,“朗读”要与“思”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但是这里讲到的“思”不仅仅是思考问题,尤其包含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想象与文本文字相对应的画面。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

6、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  2.要书声朗朗,更要“品味揣摩”被选进现行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常有精确传神、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朗读时,教师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经典”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揣摩、涵咏品位其妙处,品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如在《第一次抱母亲》中,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教学时教师抓住“责怪”一词引导学生细品揣摩。先让学生了解其大概意思,再问学生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责怪”一词恰到好处

7、地表达了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最后,教师发动学生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的确,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对一些词句的品读,就能为朗读指导打开一扇至美至情的窗,由此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文本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3.要书声朗朗,更要“妙引巧悟”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找春天》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美又美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愕然。诚然,我们的祖先有“

8、书读百遍,其义自现”4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与悟相融,它们相辅相成,有机结合。《鸟的天堂》一文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教学时我请学生试读,并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学生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突出了“大”字,显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