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

ID:31170332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师说基础链接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君子生非异也D.余嘉其能行古道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古之学者(求学的人)必有师今之众人(许多人)B.吾从而师之(接着,然后)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C.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无贵无贱(无论,不分)D.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的风尚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原因)3.选出加点字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A.小学而大遗B.而耻学于师C.孔子师郯子之徒D.或师焉,或不焉4.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A.吾从而师之(省略句)B.不拘于时(被动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5.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原本)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称赞)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士大夫之

3、族(类、辈)6.选出加点“之”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人非生而知之者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作《师说》以贻之7.选出加点“其”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其皆出于此乎B.其出人也远矣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吾未见其明也8.选出加点“则”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9.选出加点“而”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择师而教之B.犹且从师而问焉C.吾从而师之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10.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A

4、.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尝试运用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

5、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2.翻译下列各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答:。13.在作者看来,教师的职能是什么?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答:职能:。标准:。14.本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什么?答:。(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17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

7、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5.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则耻师焉,惑

8、焉()③句读之不知()④不耻相师()16.翻译下列各句: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答:。②其皆出于此乎?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