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

ID:31170693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_第1页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_第2页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_第3页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_第4页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案例评析:大班社会活动《我们不拥挤》  1.通过亲身体验,充分感知“秩序”的重要性。  2.合作探索瓶中取物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增强规则意识,自觉维护生活的美好。  活动准备:  1.课件:15秒计时器、人们拥挤着上车情景、小朋友有序下楼情景、警报声。  2.每组一个玻璃瓶,瓶子里放入10个系上绳子的玩具;记录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拉瓶中的玩具  桌子上有什么?瓶子里有什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瓶中取玩具的游戏!  分析: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提出具体任务“瓶中取玩具”,把幼儿的

2、注意力和思维迅速集中到活动内容中来,导入环节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1.第一次尝试  (1)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们4个人1组,共同完成任务。时间只有15秒,当计时器“嘀――”地响一声的时候,你们用手拉绳子,把玩具从瓶子里拉出来;计时器再次响起时,大家要立刻放下手中的绳子,把拉出来的玩具摆放到桌子上。5  (2)幼儿分成4组比赛。  (3)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黑板上的表格中记录比赛成绩。  小结: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玩具都挤在瓶口,没有被全拉出来?怎样拉,才能把瓶子里的玩具都拉出来呢(幼儿大胆猜测,教师请个别幼儿表述猜

3、测结果)?  分析:第一次尝试前,许多幼儿都跃跃欲试,只想着尽快把自己手里的玩具拉出来,却忽略了方法,因此,4个组中,只有第二组拉出了2个玩具,其余几个组都没有拉出。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都真实地记录了本组的成绩,他们对下一步的探索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有个细节值得商榷,就是在分组比赛后,孩子们都急于展示本组的成绩,但是“选组长”一环节的设置,无疑使幼儿展示的欲望遭到搁浅,因此,此环节可以在介绍游戏规则时完成。  2.第二次尝试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去试一试,一个一个地拉,看能不能把瓶子里的玩具全部拉出来!(幼

4、儿根据自己的猜测再次实验,完成记录表相应内容。)为什么一个一个地拉,还不能全拉出来呢(请个别幼儿讲述猜测结果)?  小结:拉球要一个一个地拉,先拉上面,再拉下面,这样才能拉得又快又多。接下来,我们再实验一次,看这回哪组拉出来的玩具最多。  分析:通过第二次尝试,幼儿基本上了解了秩序的重要性,并且知道要“一个一个地拉”才能快速将玩具拉出,这些经验都不是教师灌输得出,而是在探索中发现的,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  3.第三次尝试5  再一次分组尝试,完成记录表相应内容,体验遵守秩序所获得的成功。这回你们都把球拉出来了吗?你们是

5、怎样配合的?  小结:通过3次尝试,我们知道了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重要性。只有一个一个排好队,有秩序地拉玩具才能拉得又快又多。  分析:有了前两次探索的基础,幼儿又进入到了第三次尝试活动中。这一次,幼儿都已具备有关互相配合、巧妙拉出玩具的经验,加上教师的梳理,“秩序”在幼儿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之受益。第三次尝试,4个组的幼儿都互相配合,将瓶中的玩具全拉了出来。此时,教师欣然,幼儿畅然,活动进入了小高潮,同时巧妙地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感受拥挤的危害  1.(播放幻灯)看图片1:人们拥挤着上公共汽

6、车。请你们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应该怎样?如果你来上车,你会怎么做?  看图片2:小朋友有秩序地下楼。这回你看到了什么?这样做安不安全?  小结:是啊,拥挤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们要像图片中的小朋友那样,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地下楼,这样做既安全又文明。  2.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排队及遵守秩序?  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需要排队和遵守秩序,比如说:我们游戏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散步的时候,乘电梯的时候,过马路的时候,都需要遵守秩序,这样做既安全又文明。  分析:通过对两幅图的对比,幼儿进行了观察和思考,理解了

7、“秩序”的重要。在讲述“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排队及遵守秩序?”5时,幼儿能够根据个体的经历和体验大胆表达,想法也很多。值得提醒的是,教师小结时,语言宜简练,不必一一重复幼儿的答案。  (三)安全演习,紧急撤离  在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都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中无法逃生,但是有一所学校叫桑枣中学,这所学校的学生都顺利地逃出教室,没有一个受伤,你们猜猜他们是怎么做的?(幼儿讨论原因,再次感受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因为他们平时做了很多次逃生演习,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同学们都没有慌张,而是一个跟着一个有秩

8、序地逃走。现在,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小椅子一个接着一个排放好,组成安全通道,大家听到警报声就从安全通道上有秩序地撤离。(幼儿将小椅子拼搭成一条长长的通道,在警报声中一个跟着一个从通道里有序撤离。)  分析:教师预设的“演习”活动,帮助幼儿亲身体验了秩序的重要性,实现了由“知”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