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ID:31171844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_第1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_第2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_第3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_第4页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有效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剖析,学会合作。这不仅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更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而要做到这些,新课程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创设基于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关键词】教学情境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

2、.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77-02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实现科学课程的学科价值,如何转变学习主体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个热点话题,新课改理念下更是如此。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无疑是一条“捷径”。这里,结合初中科学教学实践,略谈如何创设

3、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剖析8  要摆脱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单向授受的范式制约是十分困难的。通过观察和研究,笔者发现目前课堂教学有如下特点:  1.教师的“唯我独尊”思想还挥之不去。由于有少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和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2.学生既不敢也不愿主动参与学习。受一些教师“唯我独尊”思想的影响,学生在课

4、堂上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元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另外一些老师则想把自己的所知倾注给学生,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  3.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懂得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如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的方法,但由于一些只停留在简单的布置任务,而没有指导性解释或要求,那么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走马观花,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仿练习等从不考

5、虑,从而失去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参与的机会。  4.主动参与学习的假象比较突出。高密度提问已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小。一道探究性、研究性强的好题,被教师分割为若干个认知水平较低的小题,由于教师随意性、盲目性、肢解性提问太多,又以记忆性问题为主,推理性次之,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提问技巧比较单一,因此学生成为高速解题的机器,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假象。8  这些现状与我们所倡导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既影

6、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在教学中应创设有效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剖析,学会合作。  1.创设和谐、平等的情境,使学生自然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用现代教育观审视课堂教学,调整“师生”、“生生”、“生与媒体”、“师与媒体”等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亲切和蔼、真诚耐心,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

7、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受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真伪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遇到问题师生之间进行协商,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来相互沟通。  如怎样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由于硫酸浓度不确定、鉴别方法不规定、实验用品不限制等,这为学生的自由讨论创造了条件。学生想出了利用小木条、铁丝或铝丝、锌片、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石灰石、无水CuSO4溶液、天平、密度计、玻璃棒和纸片等十多种方法。多实施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造

8、一个高度自由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在这种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8  2.创设成功的情境,激发参与的欲望。课堂教学中参与情境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发、导出和定向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样的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例如:在学习“酸有哪些性质”这一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