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

ID:31174495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_第1页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_第2页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_第3页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_第4页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意境教学探索  摘要:在新课标的理念中,非常注重学生赏文及情感的培养。而古代诗歌博大精深,意韵深刻并且饱含着哲理,学好古诗,将大大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养及丰富学生的想象。因而在古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将能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意境教学;探索  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品文及情感的培养和熏陶,而诗歌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其意蕴深刻,境界开阔,饱含着人文情愫和丰富的想象。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是我们在教学中探索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中国古代文论里,意境又称为境界,是情与景、虚与实、

2、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融合体。意境是诗人物我交融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教学中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境的能力呢?  一、走近诗人,知人论世悟意境8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人生的境遇和情感抱负等。鉴赏古代诗歌,应当想方设法利用诗歌的现有资源(如,标题、注解或者相关诗词的知识),去思索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诗歌往往是需要抒发特定的情感,进而形成诗歌独特的意境美。而诗人的情感往往与时代的背景和现实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追溯诗人的情感根源。不同的诗人在写不同的意象时,其情其境必然是不尽相同。同样是黄昏,《乐

3、游原》中李商隐面对黄昏觉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岁月流逝,时不再来之感;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声声慢》“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却是李清照丧夫亡国的悲哀凄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满是离乡背井的孤寂惆怅。所以诗歌教学中,首先应立足对诗人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社会情况、人生际遇和情感理想等等写作背景做一一的说明与交代。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根据这些背景紧密地联系诗中的意象,很好地理解诗人在诗中所展现的意象。  另外,环境是诗歌创作背景突显的一个重要的表

4、现形式,通过环境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不同的环境下,诗人必然流露不一样的心境,也必然创造出不一样的意境。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后禅院》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一句。把月夜下庭院里的月色想象成如水一样的澄澈、透明、恬适。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贬谪后的自我嘲讽,这是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的“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有了这一个背景的阅读,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闲”绝非游手好闲,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极,而是以豁达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作者也就欣然行走于“空明”的月夜之中,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5、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入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的感受。又如,李?《摊破浣溪沙》这首悲秋怀人之作中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8这两句环境描写,从小楼到塞外,从梦中到梦醒,写得意境阔大,不同于一般的闺怨。  理解诗中的意境,还可以通过把握诗中的诗眼,可以深化到诗人创作的情感当中,引出背景来理解诗中的意境,这样意境的感悟更为真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字统摄全篇。引导学生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

6、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荡荡的时空背景,全诗直吐胸臆,气势磅礴,阔大的意境也随之展现。  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问题,层层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背景中去体会诗歌丰富的意境。如,初二第一学期  《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课后练习《江雪》一诗。我特意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先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预见学生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渔翁为什么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师: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生必会回答: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想必江面也一定结了很厚的冰,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再说,就算江面没有结冰,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

7、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结合回答,师继续引导: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然后尽可能让学生大胆发言,答案可能会有:喜欢清静、性情孤僻、喜欢钓鱼、心情烦闷……)我抓住时机:诗人究竟为什么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他究竟在钓什么?看来,很有必要将诗人的生平事迹向大家做一个简略的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再读读诗,体会体会,可以四人小组讨论。有了这个背景的链接,意境很自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出现。  二、注意创设情境,诵读品味,让学生读悟诗文的意境8  新课标非常注重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古诗言简意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诗

8、歌的意境把握比较困难,而创设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手段。而创设情境,我们必须要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综合起来,形象生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