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

ID:31175260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_第1页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_第2页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_第3页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_第4页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动单导学:立足儿童,着眼发展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自实施以来好评如潮,已被编入了教育部组织的“素质教育先进典型经验案例”。其中“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教师不管学情、教材特点,持单套用,“千人一单”“千课同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以生为本”“让教予学”的教育理念呼唤我们用创新的思维来设计“活动单”,实现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因此,笔

2、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设计动态化,拓展学习的时空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路,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的对策。”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活动单”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等的抓手或凭借。因此教师应依循学生学习的情形,设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的动态活动单,这样才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亲身感知、感受和感悟学习。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卢沟桥烽火》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活动一:资源共享,质疑问难。

3、5  1.说说课前搜集的“卢沟桥事变”的相关背景资料。(如:“九一八”、歌曲《松花江上》、电影《卢沟桥事变》等)  2.结合预习单,组内交流  ①我来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字词的读音及书写。  ②我要质疑: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③我会思考:预习课文后我读懂了,我还想知道。  3.班级交流  ①各组书写员将容易写错或读错的生字展示在小黑板上,并用色笔标注。  ②组际互相质疑解惑,或者做小考官考考大家。  这样设计“活动单”是基于学生预习的情况,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长。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学

4、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这样的课堂学生自然愿学、爱学、乐学。  二、设计生成化,突显质疑的精彩  “活动单”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其意义在于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内容并产生疑问,而后学生就围绕着这些生成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有些问题经过合作探讨,当堂课就可以解决;而有些问题当堂课解决不了,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就应该及时捕捉这样一些生成性资源,作为我们“活动单”5设计的活动点。让学生围绕普遍感兴趣,但又不

5、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话题来合作探究,如此一来,学生们在预习时就会善于去发现问题,第一课时就能善于提出问题,第二课时就乐意研讨这些问题,这样的“活动单”正是学生需要的,这样的课堂也才是学生乐意参与的。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三打白骨精》一文,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悟空本领高强,为什么不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还要“三打”呢?在第二课时教学中我便利用这样一个具有探讨价值的话题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合作、探究:  【活动方案】  活动一:品读语言,感悟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既然悟空本领高强

6、,为什么不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还要“三打”呢?在“三打”中,你读出了哪些人物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他们的特点。  2.小组合作:选定其中的“一打”重点研究,抓住关键词句,交流人物特点并练习复述。  3.班级展示。  活动二:回顾全文,领悟表达方式  1.再读课文,结合人物特点,思考:“既然悟空本领高强,为什么不一次就将白骨精打死,还要“三打”呢?”  2.组内交流  3.全班讨论  因为“活动单”设计紧扣课堂生成性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以一种积极探究的状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更是从“主角”变为“导演”5,找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

7、,因此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亦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三、设计自主化,彰显生命的灵动  “活动单”是课堂自主学习的“活动单”,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单”。我以为“活动单”的设计对象应当出现“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因此在“活动单”设计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活动十分必要,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张扬个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钱学森》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

8、“活动单”:  【学习目标】  通过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体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活动过程】  1.自由读课文,合作设计一个学习活动。(比一比哪个组设计的活动新颖,更能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小组内根据自己设计的活动开始有序地学习。(要确定好汇报方式)  3.小组汇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