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

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

ID:31175331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_第1页
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_第2页
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_第3页
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_第4页
资源描述:

《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技术.新业务申请表申请人张志明申请科室肿瘤科屮请日期2016.04技术、业务名称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参与完成人员张志明、王功臣、付兆媛、王鑫、杨斌锋起始时间2015.06当前进展情况(可行性分析报告):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副作用较小,但止痛效果较弱,对癌痛剧烈的患者效果甚微,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较强,副作用较大,反复使用产生身体依赖性和成瘾性,大剂量引起呼吸抑制导致昏迷。因此癌症患者在临床治疗上常常出现''痛与控”的矛盾问题。为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其他有效方法,采用毫米波

2、辅助治疗癌痛。1、材料和方法1.1材料2015.06.01〜2016.0401本科住院的经临床和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且有II、III级疼痛者57例,男33例,女24例。年龄18〜85岁,平均52岁。肺癌17例、胃癌13例、乳腺癌8例、肝癌4例、直肠癌5例、食道癌7例、恶性淋巴癌3例。疼痛分级以WHO疼痛分级标准⑴,I级(轻度疼痛),有疼痛,但能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II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服止痛药缓解症状,睡眠受干扰;III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服用强效止痛药缓解症状,睡眠严重受干扰。本

3、组病例均为II级和III级。1.2方法随机抽签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按WHO止痛方案应用止痛药的基础上用毫米波治疗仪穴位治疗。主穴和配穴相结合。将毫米波四辐射探头分别置于主穴和配穴的皮肤表面固定好,开启电源开关。1次/d,3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对照组按WHO止痛方案单纯用止痛药同期治疗,且与治疗组同级疼痛患者应用的止痛药相同。先以非阿片制剂开始,英太青0.15g,3次/d,口服,无效者改为布盐酸曲马多100mg,ql2h,po,疼痛剧烈不能缓解者改为奥施康定10mg,ql2

4、h,po,以后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每日应用奥施康定的剂量。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用形检验。2结果2.1疗效判定有效:止痛药减量或降级、疼痛缓解;止痛药不变、疼痛无加重。无效:止痛药加量或升级、疼痛逐渐加重。2.2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级别比较,治疗组II级15例,III级16例,对照组II级疼痛12例,III级疼痛14例。统计学分析x2=0.028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疼痛治疗后效果比较,治疗组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42.3%,统计学处理x=8.

5、09P>0.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讨论毫米波治疗原理是利用能量谐振,通过所产生的能量激发人体的新陈代谢,该波辐射穴位后,使局部产生共振作用,刺激穴位产生生物效应。研究表明A毫米波可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改变,因而局部组织灌注量改善,组织和细胞营养代谢增强,组织和细胞的功能和再生能力提髙,从而促进炎症吸收,肿胀消除,痉挛缓解。亦有研究表明:毫米波具有独特的非生物效应和远距离效应,通过穴位激发经气,本技术所需设备及技术耍求:毫米波治疗仪:双路配置,2路毫米波治疗因子。科室讨论意见(科主任签名)附件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开展技术

6、.业务审批表编号:技术、业务名称毫米波联合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拟开展时间2016.04项目负责人(职称)张志明,主任医师可行性分析报告结论(科室填写)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毫米波治疗仪能有效缓解癌痛,减轻止痛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耐药性及依赖性。主管部门对开展技术人员及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签署意见学术委员会签署意见伦理委员会讨论意见院领导审批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