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

ID:3117569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_第1页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_第2页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_第3页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育规划纲要》解读之我见  【摘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这次《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并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均衡;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这次《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并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

2、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要求子女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提供不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矛盾的形成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推动我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结合我区实际,现把我对《教育规划纲要》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粗浅解读和建议和各位商榷。  一、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4  由于历史机遇等方面的原因,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名校里,大力拓展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无疑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好办法。  二、利用闲置教育资

3、源优化学校布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市级学校被合并或新建,原先位于市内的老校区大量闲置。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于2008年春季,将闲置的达州市电大和达州市财贸校位于市内的老校区分别分配给区七小和区二小,这不仅走出了成功化解大班额的新路,还使闲置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优化了学校布局。  三、注重学校硬软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通过政府投资和学校自筹资金,努力抓好学校的硬软件建设,从而改善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城乡学校尤其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配备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这样既改善了办学条件,又可以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以“创建”

4、为契机,整合名校教育资源  各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去争创各级、各类示范校。因为创建活动的开展,可以有力地推动学校抓管理,树品牌。通过压担子,明责任,定目标,勇争一流,不仅使现有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更使创建学校主动借助外地先进的办学和管理理念促进各自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质。  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纲要》中强调大力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调配交流、培训培养、考核奖惩等制度,推进教师全员聘用制,严格教师编制管理,师范院校毕业生按照“凡进必考”4原则。所以,我们要坚持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大力弘扬师德先进,激

5、励广大教师模范从教、廉洁从教,并在教职工绩效考核、晋职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言行,全面提高了师德建设整体水平。  六、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均衡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为此,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推进区域内校长的交流,无疑是均衡学校管理水平的良策。此举不仅有力地调动了学校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还为推进教育资源特别是干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均衡学校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领导基础。  七、采取托管、联动措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通过以强扶弱,示范带动的名校托管弱校工程,为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校际间差距积累了新经验。在

6、托管的基础上,再深入实施区域联动研训计划,充分发挥名校在学校制度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师资优化配置、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方面已有的优势和经验,加强对一般学校的统一管理和科学指导,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八、逐年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逐年提高教师福利,尤其向城乡学校的教师倾斜,是均衡城乡学校师资的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对农村教师发放特殊津补贴,确保农村教师“派得去,留得住”。今年,当绩效工资发放到教师手中时,教师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4  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人民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通过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7、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周跃良.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代小涛(1975-),女,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现任教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八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编辑:龙贤东)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