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

ID:31176514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_第1页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_第2页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_第3页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_第4页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立足《〈论语〉选读》之本守住语文教学之根  本文试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视角探讨《论语》教学在语文课中承担的角色以及《论语》选读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语文味,寻找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选修内容的侧重点,又能守住语文教学之根本。  一、教师视角:寻找需要“教”的契合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论语〉选读》时,教师总在“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绞尽脑汁设计课堂,往往是走得艰辛,效果甚微。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论语〉选读》与必修课的教学区别在哪里?我们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正确理解还是教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方法?  《指导意见

2、》明确指出: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适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它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所以,选修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着力点应放在:寻找可教之处与必教之处的契合点,然后想尽办法把教的方法隐含到学的方法中。从而,建构充满活力趣味和知识性的《论语》教学课堂。  例如,在《沂水春风》课堂导入中笔者这样设计:  (PPT)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请生齐读,教师板书“长”,并强调读音。请学生根据课文后的注解读通翻译。6  再请生大声朗

3、读两遍  师:“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就不敢说话”,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一起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同学们,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可乎?  生:可也!  从课堂效果看,立足于课文原句的导入设计,很轻松地把学生拉入了《沂水春风》的文本中,学生和教师在轻松的对话情境里也找到了教学的契合点,即抓住了文本的第一个突破口“长”。学生的思维里也许马上会反映出“孔子此时有多少岁了”“孔子比学生年长多少呢”这样的问题,这也正是本节课堂中寻找可教之处与必教之处的契合点,让学生在“想知道”的知识渴望里渐入佳境。  再如,在学生梳理概括出率直的子路“义勇强国”、成功的

4、政客冉有“富国足民”、谦逊的公西华“愿为小相”、悠然闲适的曾点“暮春咏归”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此时的课堂教学着力点:子路、冉有、公西华志存高远的政治理想,孔子的评价如何?为何唯独“吾与点也”?曾点“暮春咏归”的理想如果能实现,需要怎样的努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就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启发、点拨。学生就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孔子的从政经历解读文本中的“吾与点也”,顺势感悟到“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梦想得以实现的条件。  我们追求语文课堂的“语文味”6,是讲究疏密、

5、浓淡节奏的,既富于变化,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又浑然天成合乎自然之道,柳暗、花明,无论道路多么迂回,总是婉转相通的;而幽暗、深邃,更能激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探幽揽胜的逸趣。这样的契合点、这样的语文选修课才更有味,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对课外文本探究的欲望。  二、学生视角:左手《论语》,右手孔子  当今绝大多数国人缺少与古代典籍对话的机会,中学生们只是念了中学语文课本里一篇篇单薄诗文或是诗文节选,他们毕业之后头脑中真正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点点纯知识性的“文学常识”或是“古诗文名句”之类。  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论语〉选

6、读》就肩负起了“国学”经典的重任,让高中学生发生从“常识性”到“知识性”的过渡。我们的《论语》课堂更需要引导学生向左读到《论语》,向右能看到孔子。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前言中就指出:《〈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沂水春风》一文时,设计两个主问题探究文本:这是一场的对话;这场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个的孔子。  在“这是一场的对话”探究里,学生能根据文本关注对话的内容:这是一场有关于“志向、梦想”的对话。当学生说出“梦想”两字时,笔者给他们的评价是:多好

7、的两个字,梦想,因为梦想,你让原本枯燥的文本解读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自古“梦想”充满了多少诱惑、充满了多少豪情壮志,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闪闪发光,永不熄灭。  在课堂生成的“浪漫”里,立足文本的课堂教学探究的小问题就分为孔子的美好却又无望的“政治梦”和长久不衰又成功了的“教育梦”。在6“政治梦”中和学生一起走入了无奈的社会现实,遥望了不可及的“大同社会”;在“教育梦”中和学生一起感受了轻松活泼的教育氛围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儒家经典在《沂水春风》一文中让学生感受到的经典魅力。同时在“这场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个的孔子”的师生对话里,孔子的形象也

8、逐渐走入平常生活,在人格上他平易近人,在理想得不到实现时他会哭会失望,在面对困境时他无奈却又永不放弃。  让学生手捧《论语》,目中有人,而且是更全面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