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

ID:3117771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比较法在初三语文总复习中的运用  初三迎考前的总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繁重的复习任务,选择科学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比较法是在诸多复习方法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比较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运用比较法可以使繁杂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从而复习起来省时省力、得心应手,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比较法在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教学中的运用语文复习的目的之一是巩固所学基础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梳理比较,形成规律性认识,进而指导应用、培养能力。语文的知识点总是分散在各篇课文之中,教师必须胸有全局,

2、使各册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都了然于心。然后把这些知识进行归类比较,使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在比较中得到掌握。同时提高分析比较能力和准确运用知识的能力。  1.1在比较中找出不同点。如在复习修辞手法时,借代与借喻、比喻和比拟,反复与排比,对偶与对比等都容易混淆。因此就可把这些知识归类出来,比较其异同。教会学生识别。如对借代与借喻可做如下的比较:相同点:二者在形式上极为相似,借代用借体称代本体,借喻用喻体代替本体,两者都隐去了本来要说的事物,都用乙事物代甲事物。不同点:5(1)构成的基础不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借体与本体是有关的,甚至是本体的一部分;借喻

3、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之处。(2)结构形式不同。借喻一般可以加比喻词还原成明喻、暗喻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3)作用不同。借代重在指代作用,是用借体代替本体,特征的鲜明性强,借喻重在比喻,作用是说明,想象意味较浓。如同是少先队员进行描绘,如果重在意境描绘,可用借喻,如“祖国的花朵”,“初升的太阳”。如果重在突出特征,可用借代。如用“红领巾”相代。  1.2在比较中拨出特殊点。如在复习文学知识中的诗歌的知识时,可将《梅岭三章》、《天上的街市》、《海燕》作比较。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属诗歌这种文学体裁。但《梅岭三章》是绝句,属旧体诗,格律固

4、定严整。《天上的街市》属现代诗,是一首抒情新诗,节奏鲜明,有一定的韵律。而《海燕》则属散文诗,它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以散文的形式表现抒情诗的内容,这就是它的特殊性,它打破了人们对诗歌特点认识的定势。这样比较之后;即使学生掌握了诗歌的知识,又改变了学生认识诗歌特点的思维定势,培养了学生在共同点中寻找特殊点的能力。  2.比较法在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文阅读是语文测试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采用比较法阅读。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并且使知识记忆准确,印象深刻。省时省力。坚持比较阅读,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避免片面的分析

5、问题。  2.1相同体裁的文章相比较。5记叙文的阅读可从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几个方面作比较。如《我的老师》、《挺进报》、《一件珍贵的衬衫》、《同志的信任》就可从这几个面进行比较阅读。说明文的阅读可从说明对象。事物的特征、说明的调理、方法几个方面作比较。议论文可从议论的要素、文章结构、论证的方法、论据的类型、论点提出的方式几个方面作比较。分析比较是掌握同一类文体的有关知识的有效的阅渎方法,掌握了同一类文体的知识后,无论试题怎样变化。学生都能根据-定的规律答题,绝不会束手无策。  2.2不同体裁的文章相比较。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

6、之间作比较,可以从文章的体裁、各文体的要素、各文体的主要表达方式、阅读各文体需要掌握的文体知识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几个方面作比较。如可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和记述文《北京立交桥》作比较阅渎,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特点。  2.3相关文章相比较。如复习散文中的《背影》时,可和与之相关的《春》作比较。二者都是朱自清写的,体裁都属散文但《背影》属纪实性的叙事散文,以“背影”为线索,重在对背影的刻画,抒发父子情深。《春》则属写景抒情散文,以“盼春――绘春――赞春”为结构线索,重在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表达要趁春天大好时光,奋发有为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学生对二者

7、的作者、体裁、内容及思想感情都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复习效率。  2.4课内外文章相比较善。课内外文章相比较,既可使学生掌握课内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有关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教材中的《竞选州长》可与补充教材中的《歌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相》比较,相同点是二者都是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都揭穿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实质。不同点是前者以自述方式,大量引用报刊文字,运用讽刺幽默的语言,采用夸张手法。揭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后者用纪实手法,用书信形式写小说,梦想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戳穿了资本主义“自由”5的骗人面纱

8、,学生在体会讽刺效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正确的认识。  3.比较法在文言文复习中的运用文言文的复习过程中,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