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ID:3118101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_第1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_第2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_第3页
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能够走多远路,干多大事的一个重要能力。能力是从小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观念。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49-01  新世纪的到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人才资源最丰富的大国。邓小平同志说过:“我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

2、比不了的”。这就必然要求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时期的启蒙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对此,语文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工具和基础文化学科,当然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孩子们去“说、演、论”4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能说,会演,敢论。一是要让学生大胆说,说与课本有关的内容,找准课文切入点,让学生有话可说。如上完《西湖》这一课,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3、:“文中作者向大家介绍了杭州西湖的美景,你有没有去过什么美丽的地方?你想向大家介绍介绍吗?”这时,课堂上肯定会炸开了锅,孩子们会各自诉说着自己的经历,这样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联系了生活。在他们的诉说过程中也会有新的写景方法出现,这样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让学生积极常演,通过演,让情节更明了,形象更生动,印象更深刻。对于一些特殊的段落、句子的处理可采用“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例如我实习时上一年级的《蘑菇该奖给谁》一课的时候,我叫小朋友扮演小白兔、小灰兔和兔妈妈,表演一下三者

4、的对话,目的是让他们理解这段话中的一些词语。通过表演实现了文本对话,大大增强了语感能力。同时在语文课堂中加入了角色表演,打破了一般语文课堂中的沉闷气氛,让孩子们自己揣摩角色,创造性地再现了书本中的人物形象,同一个角色演出了不同的味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让学生勇敢论。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人生体悟,看问题的思维方式,知识水平等不同,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深度等也会不同,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并且鼓励他们尽量表达出来。在《狼和鹿》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到底是狼好还是鹿好,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这一问正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引起同学们的激烈争论争

5、论的结果依然是见仁见智。课堂上的争论,有利于学生理清各自的思维过程,培养各自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争论,同学们的思想得到碰撞,生发许多连老师也想不到的东西,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二、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创新思维能力4  儿童时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能借着敏锐的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寻找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认知事物,表现出思维的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故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地全面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

6、学变果为因,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要学会聚合类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堂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点拨是门艺术。教者点拨有方,会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尝到了思考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巧妙机智的点拨,不但能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

7、,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再造想象又是最活跃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点拨,应当特别具有培养再造想象的功能,应当充分显示创新思维开放性优势。如在教学《大松树和小松树》一课时,有位老师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想象一下,小松树这时会想些什么呢?它又会对大松树和风伯伯说些什么呢?”学生甲说:“小松树会想我应该跟大松树道歉,说以后不再嘲笑它了,会尊敬它。”学生乙说:“4小松树会对大松树说对不起,说以后还是好朋友。”学生丙还说:“小松树还要感谢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了,

8、以后大山爷爷有什么事,它也会帮它的。”这里教师凭借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