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ID:3118170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1页
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2页
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3页
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想象在语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不但能使学生突破自身及书本的局限,还能使学生收获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充分体会到语文的魅力,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为学生学好语文打好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想象;语文教学;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04-014  想象是人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重新组合形成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它是借助联想

2、而产生的。想象是发明创造的翅膀,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真实,但又高于生活真实。这一点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也可以说,文学作品是想象的成果。无论是朔造人物形象,还是创立意境,细节描写都离不开想象。但是光有作者个人的想象还不够,要使作品能够感动人,教育人,作者还必须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天地。只有当读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并进一步作品的意境和形象时,也就是当作者和读者的想象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读者才会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作品才会产生其艺术魅力。因此在文学教学中同样离不开想象,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一样:对于文学作品读者如果没有文学作品中所

3、说的那种体验,或没有切合于它的想象,其意境是无法领会的。因此教师在文学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到如何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下面我就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想象在诗歌教学的作用  诗歌具有跳跃性的特点,句与句,节与节之间均有较大的跳跃性,两行诗之间可以跳跃几百年,几千年,也可以跨越几千里,几万里。这就要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譬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诗歌上阙紧扣“北国的壮丽风光”来行文,先总写,在通过一个“望”字具体描绘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等的景象,作者最后想象天晴后分外妖娆的美景。我上课的时候就抓住

4、这一契机激发学生想象:毛泽东看到辽阔雄浑的北国雪景,纵目黄河上下,长城南北,雪盖冰封,白茫茫浑无际涯,心情会怎样?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学生们很快就能联系下阙,领会到作者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过渡,进而评古论今,展示了毛泽东广阔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同时也领会到当时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的身上,更多的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由此可见,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想象,只靠逻辑分析、孤立地讲解诗句和分析表现手法,把完美的诗篇讲成一些干巴巴的概念。这是绝对要不得的。讲诗贵在激发学生的想象。  二、想象在散文教学中的作用  优美

5、的散文,有人称它为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媲美。分析散文的意境,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如教朱自清的《春》,我一开始就诱发想象,把学生带进优美的境界,好像是跟作者一起在春色满园的境地里漫步,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副深远、40永的意境:春雨沐浴,春风拂面,凉爽至极,使人如醉如痴;绿草如茵,在上面大几滚,嬉戏捉迷藏,使人留恋忘返;春花斗研争艳,使人有在丛中笑之感。春天犹如年轻、美丽的姑娘从自理行间跳出,与读者一起手舞足蹈,互送秋波,窃窃私语。抑或是迎接那人们都喜爱的大好春光。  然而,有的教师却忽视散文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不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把富有诗情

6、画意充满激情的散文肢解了。例如教矛盾的《白杨礼赞》时,如果简单地归纳作者提出总的看法――我赞美白杨树,然后以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认识,这就太令作者遗憾了,也太令教材编者遗憾了。这样会把文学作品的感人形象用逻辑解剖刀,割成几个干巴巴的条条,学生学来味同嚼蜡。这又怎么能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呢?  三、文言文教学中的想象思维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已融入了丰富的想象。汉字“六书”就是想象力的具体表现,如:一个人倚靠着树木即是“休”,一把刀最锋利的部分就是“刃”,多人聚集为“众”,日月交辉为“明”…

7、…诸如此类,每个汉字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形象,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由这样形象的文字构成形式简约、表意复杂的文言句子,就需要我们发散自己的想象思维来反复品味,深刻发掘其涵义了。文言文教学中的想象力训练,不仅可以把单调枯燥的文字变为形象丰富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热情,还会在愉快的活动中提高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质量。4  我们知道,文言文教学中疏通字的音、形、义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要把理解文章主旨和体会写作特色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同样离不开对文字的细致分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把这两项教学任务与训练想象

8、力有机的结合呢?我想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浅拙的看法。  比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结尾处写道:“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单从字词上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